农业垦殖对海涂围垦区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编号:478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8 13:41:40 浏览:254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13:1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4B] 4B、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4B-1] 4B-1 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等后备资源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滨海盐碱地作为重要耕地后备资源,其合理开发是保障土地占补平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滨海共围垦滩涂盐碱地9310.6km2,以灌排工程建设(开挖沟渠、河道等)为基础的水利改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滨海盐碱地治理与开发。然而,海涂围垦区降雨、蒸发和地下水波动影响下经历频繁的干湿(脱盐-返盐)交替,易产生严重的土壤侵蚀、坡面冲刷、流土等问题,导致各类工程建设中,工程边坡侵蚀与变形滑塌成为影响工程使用寿命关键因素之一。土壤抗剪强度等力学特性对于工程边坡侵蚀、滑塌与失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业垦殖对土壤基本性质和抗剪强度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些性质与农业植物根系生长、作物产量和工程设施稳定性有关。本研究在海涂盐碱地围垦区的未垦殖(NR)区域选择2条样带、短期垦殖(SR)区域选择2条样带和长期垦殖(LR)区域选择1条样带,5条样带共设置96个采样点。采集表层0-15厘米的原状土壤样品开展直剪试验,并同步测定原状土水分特征曲线(SWCC)。采用主成分分析(PCA)量化农业垦殖活动对土壤基本性质和非饱和土抗剪强度(有效粘聚力c'、有效摩擦角φ'和吸力相关摩擦角φb)的影响。长期垦殖区域土壤的粘粒和粉粒、有机质OM、微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GMD和有效粘聚力c'显著增加,但砂粒含量、阳离子含量和电导率EC1:5显著降低。与未垦殖区域相比,短期垦殖区域土壤的OM和GMD增加。c'和φb与粘粒含量、粉粒含量、容重、OM和GMD显著正相关。有效内摩擦角与这些性质之间的相关性与有效粘聚力相反。通过主成分分析,用2个主成分(PC1和PC2)解释了多数土壤性质的变化规律。PC1与粘粒含量、粉粒含量、OM、c'和砂粒含量有较强的相关性,而PC2与EC1:5、SAR、GMD和容重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可以将PC1视为代表土壤质地的指标;同样,PC2视为能够代表土壤盐分性质和结构的指标。95%置信度椭圆显著区分了不同垦殖年限之间的土壤差异。采用PC1和PC2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减少了变量数量并准确估计了抗剪强度。研究结果增加了我们对不同垦殖年限盐碱地土壤性质和抗剪强度的了解,为海涂盐碱地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抗剪强度,农业垦殖,非饱和土,盐碱地
报告人
王洪德
河海大学

稿件作者
王洪德 河海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