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南水库原生生物功能群空间分布和多样性研究
编号:454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8 13:21:24 浏览:17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6:5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3min

所在会场:[4A] 4A、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4A-3] 4A-3 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暂无文件

摘要
中国东南水库原生生物功能群空间分布和多样性研究
莫媛媛1,2,3,杨军1*
1.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 361021;2.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宁波观测研究站,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 361021;3. 宁波(北仑)中科海西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城市环境过程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宁波315830


原生生物是水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多样性,在元素循环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关于水库原生生物功能群的地理分布模式及多样性变化规律尚不清楚。因此,我们研究了中国东南24座水库中原生生物功能群的地理分布和β多样性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粒径大小、纬度、经度和温度与原生生物功能群显著相关。小粒径和大粒径原生生物功能群存在相似的地理分布格局。同时,不同粒径功能群的总β多样性、周转以及大粒径类群的嵌套组分都具有显著的距离-衰减关系,且小粒径和大粒径类群之间的距离-衰减关系强度不同,例如,小粒径光合自养者和寄生者类群的距离-衰减关系强于大粒径类群。此外,环境、空间和生物因素共同解释了功能群的总β多样性及其组分分布模式。一般而言,生物因素对原生生物功能群β多样性的解释量高于非生物因素,但环境因素主导了小粒径类群嵌套组分的分布,而空间因素是大粒径类群嵌套组分变化的主要影响机制。本研究为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在构建不同粒径原生生物功能群的地理分布、β多样性及其组分模式中的重要性提供了新见解。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批准号:91851104)
第一作者简介: 莫媛媛,女,博士后,研究方向:环境微生物生态研究. E-mail:yymo@iue.ac.cn
*通信作者简介:杨军研究员. E-mail:jyang@iue.ac.cn
 
关键词
水库;原生生物;空间分布;β多样性
报告人
莫媛媛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稿件作者
莫媛媛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杨军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