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与居民主观福祉的关系研究
编号:424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5-03 23:54:36 浏览:249次 快闪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6:28(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5min

所在会场:[4B] 4B、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4B-2] 4B-2 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在维持和改善人类福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在快速城市化地区,文化服务相较于其它生态系统服务更能被居民理解、体验和依赖,故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然而,目前鲜有实证研究全面揭示城市化水平、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给、需求以及居民主观福祉之间的相互作用。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基于参与式方法的整合框架,从居民感知的视角分析了上述要素的相互关联。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从人口、景观和经济三个方面对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利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PPGIS)技术获取居民对多种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供给感知,并应用空间显式的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SolVES)模型计算文化服务的潜在供给;此外,基于李克特量表,识别居民的文化服务需求与主观福祉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空间分析(双变量空间自相关)以及矩阵构建,综合揭示城市化水平、居民感知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给、需求及主观福祉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中,文化遗产和教育价值被居民认为具有较高供给,而美学和游憩具有较高需求,表明居民对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的感知具有差异性。(2)城市化水平与游憩、美学、教育、社会互动的供给感知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文化遗产供给感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1)。(3)对于游憩和社会互动两项服务的需求,以及维持高质量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这一主观福祉而言,中等城市化水平地区的居民感知程度显著低于低城市化和高城市化水平的地区(p < 0.05)。(4)上述地区中,中等城市化水平地区的文化服务以高供给-低需求及低度匹配为主,这一地区居民的主观福祉较低。研究发现,城市化过程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与居民主观福祉的分异特征与Cumming等(2014)提出的社会-生态系统演化的“绿色循环向红色循环转型”的概念模型相吻合。本研究有助于从“自下而上”的居民感知视角理解人与生态系统的关联纽带,并为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可持续景观规划与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人类福祉,城市化,景观管护,供需关系,社会-生态系统
报告人
夏哲一
中国农业大学

稿件作者
夏哲一 中国农业大学
刘黎明 中国农业大学
袁承程 中国农业大学
高阳 中国农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