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条件下草原生产力维持机制:基于植物功能性状
编号:391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8 12:35:15 浏览:166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09:51(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20min

所在会场:[4A] 4A、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4A-2] 4A-2 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演示文件 附属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全球变化条件下,干旱事件发生频率显著增加,导致我国北方温带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受损,不仅极大地制约了草牧业的良性发展,而且对我国北方生态屏障功能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基于植物功能性状变化及其介导的群落构建过程,探讨干旱事件对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机制是当前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焦点之一。本研究依托样带考察和多点联网控制实验,研究了草原生态系统对干旱的响应与适应机制。研究结果基于植物养分和光合产物视角分别提出了草原植物应对干旱的养分和非结构性碳调控机制,解析了草原植物群落应对干旱时种内和种间性状变异及其相对重要性,揭示了干旱影响下的草地群落构建机制,量化了干旱胁迫下植物功能多样性(互补效应)和优势物种性状(选择效应)对草原净初级生产力的相对贡献,为系统阐明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及其机制提供了科学论据。这些研究结果可推动生态系统适应机制与策略研究,为干旱化背景下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和适应性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关键词
草原,干旱事件,生产力,植物功能性状,稳定性
报告人
雒文涛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稿件作者
雒文涛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