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夏季大气羰基化合物污染特征、来源及成因
编号:3676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6 19:38:04 浏览:154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10:1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14B] 14B、气溶胶与大气环境 [14B-4] 14B-4 气溶胶与大气环境

暂无文件

摘要
2021年夏季在武汉市开展了大气羰基化合物的离线观测,结合在线挥发性有机物(VOCs)、气态污染物和气象小时数据,运用正交矩阵因子模型(PMF)和基于观测的光化学模型(PBM-MCM)分析了武汉市夏季大气主要羰基化合物的来源及化学成因机制。本研究共检测出15种羰基化合物,包括13种单羰基化合物和2种二羰基化合物,浓度范围为11.07~28.22ppbv。主要单羰基化合物是甲醛(8.95±2.01ppb)>乙醛(3.22±0.95ppb)>丙酮(1.17±0.34ppb),分别占总羰基的53.2%、19.2%和6.9%;二羰基化合物乙二醛和甲基乙二醛的浓度分别为0.42±0.34ppb和0.69±0.19ppb。总体上,武汉市大气羰基化合物日变化趋势呈现“单峰型”,在上午达到峰值。PMF源解析结果表明,对武汉市甲醛来源贡献最大的是二次生成、燃烧源和机动车排放源。乙二醛的贡献最大的源是二次生成(A),贡献率达71.4%,其次是机动车排放源8%和溶剂使用8%,燃烧源6.4%、工业源3.4%和二次生成(B)2.7%;甲基乙二醛的主要排放源及贡献率为二次生成(B)52.5%、二次生成(A)26.2%、溶剂使用源8.2%、机动车排放源5.8%、燃烧源5.3%和工业源2.1%。运用PBM-MCM模型模拟前体物对甲醛、甲基乙二醛和乙二醛二次生成的贡献,对武汉市夏季大气甲醛二次生成的贡献大的VOCs包括异戊二烯、丙烯、丁烯、二甲苯、乙烯和甲苯等;二甲苯、甲苯、异戊二烯、1,2,4-三甲基苯和1,2,4-三甲基苯对甲基乙二醛化学生成的贡献最大;甲苯、异戊二烯、二甲苯、乙炔和乙苯对乙二醛化学生成的贡献大。
 
关键词
羰基化合物,污染特征,来源解析
报告人
成海容
武汉大学

稿件作者
黄海滨 武汉大学
成海容 武汉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