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光化学生成速率的直接测量及其应用
编号:3669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6 19:26:37 浏览:20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08:4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14B] 14B、气溶胶与大气环境 [14B-4] 14B-4 气溶胶与大气环境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臭氧污染是制约我国空气质量改善的主要瓶颈,全面理解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臭氧光化学生成过程是制定有效臭氧污染防控策略的关键。目前对臭氧光化学生成的评估主要依赖模型模拟的方法,但是一些模型模拟中尚未考虑或不能准确评估的光化学反应过程会造成对臭氧光化学生成评估的偏差,进而影响我们制定有效的臭氧污染防控措施。在本研究中,我们基于双通道反应腔技术自主研制一台臭氧光化学生成速率检测仪,进行实验室表征和模拟臭氧光化学生成实验评估其测量性能。通过灵活设置多流速采样,我们可以实现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臭氧光化学生成速率的在线测量,并应用于珠三角地区城市站点的外场观测实验,量化光化学反应生成的臭氧对近地面臭氧浓度变化的贡献,分析臭氧光化学生成速率的变化规律。同时结合盒子模型评估现有大气化学机理对臭氧光化学生成速率的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臭氧生成敏感性。本研究能够完善我们对臭氧光化学生成过程的认识,为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供关键科学依据。
 
关键词
仪器研制;外场观测;模型模拟;臭氧光化学生成
报告人
周俊
副研究员 暨南大学

稿件作者
周俊 暨南大学
郝怡忻 暨南大学
袁斌 暨南大学
王燕 暨南大学
周婕萍 暨南大学
杨素霞 暨南大学
邵敏 暨南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