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固体燃料燃烧黑碳生成机制及其健康效应
编号:3658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6 18:38:03 浏览:16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16:3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14A] 14A、气溶胶与大气环境 [14A-1] 14A-1 气溶胶与大气环境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民用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黑碳(BC)和多环芳烃(PAHs)等污染物具有较强的毒性效应。特别是在我国农村地区,用于做饭或取暖的固体燃料燃烧,直接造成了高浓度的室内污染,严重危害居民健康。因此,固体燃料燃烧污染物减排是我国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迫切需求。
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炉灶减排不等于健康风险降低。目前的炉灶改进,多关注热效率的提高,虽然可以有效的降低BC的排放,却未表现出相应的PAHs减排效果。而根据经典BC生成理论,PAHs是BC的前驱体, BC的排放与PAHs浓度相关。所以,BC和PAHs的不同步减排引起我们对BC生成机理的重新审视。
因此,我们针对民用固体燃料燃烧过程中BC的生成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首先,基于高时间和高粒径分辨率的离线研究表明,BC的生成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燃烧火焰阶段主要经由脱氢加碳自由基聚合反应生成高度石墨化的BC,而引燃和闷燃阶段则同时会生成大量低成熟度BC,但是具体反应机理尚不清楚。为了深入理解民用固体燃料燃烧中BC生成的特殊性,探究相对较低温度条件下BC的生成机制是首要条件。基于民用固体燃料燃烧BC生成机制与燃料组成相关的假说,我们通过对比生物质和煤炭燃烧过程中PAHs的排放规律,发现燃烧时PAHs的生成机制可分为燃料赋存PAHs排放和燃料热裂解小分子有机物聚合生成PAHs的两种理论解释,对于生物质而言主要以聚合反应生成为主,而对于煤炭等富含芳香结构的燃料,燃料裂解也成为PAHs生成的重要途径之一。PAHs作为经典理论中BC的重要前驱体因此,起生成过程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BC的生成路径。我们分析了生物质和煤炭燃烧烟气中的16种PAHs以及茚和联苯,发现生物质燃烧中生成大量茚,符合稳定自由基链式反应成核机理,使得BC得以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生成,而燃煤燃烧时茚排放相对较少,其中BC生成主要依靠高聚芳香烃的堆叠和苯基添加反应生成。然而,我们还发现低成熟度BC是固体燃料燃烧BC排放的重要贡献源,但是目前尚不清楚其具体生成路径。已有的结果表明低成熟度BC主要在低温条件下伴随着大量有机碳一同生成,因而可能由有机碳低温聚合反应焦化生成。此外,BC的健康效应与其生成环境具有明显关系,在使用二硫苏糖醇对BC氧化潜势的评估中,发现柴油车排放BC具有最高的氧化潜势,生物质高于煤炭燃烧产生BC,但二者均远低于柴油车BC。因此,将BC生成机理研究和其健康效应研究协同发展,更有利于实现我过农村地区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

民用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黑碳(BC)和多环芳烃(PAHs)等污染物具有较强的毒性效应。特别是在我国农村地区,用于做饭或取暖的固体燃料燃烧,直接造成了高浓度的室内污染,严重危害居民健康。因此,固体燃料燃烧污染物减排是我国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迫切需求。
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炉灶减排不等于健康风险降低。目前的炉灶改进,多关注热效率的提高,虽然可以有效的降低BC的排放,却未表现出相应的PAHs减排效果。而根据经典BC生成理论,PAHs是BC的前驱体, BC的排放与PAHs浓度相关。所以,BC和PAHs的不同步减排引起我们对BC生成机理的重新审视。
因此,我们针对民用固体燃料燃烧过程中BC的生成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首先,基于高时间和高粒径分辨率的离线研究表明,BC的生成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燃烧火焰阶段主要经由脱氢加碳自由基聚合反应生成高度石墨化的BC,而引燃和闷燃阶段则同时会生成大量低成熟度BC,但是具体反应机理尚不清楚。为了深入理解民用固体燃料燃烧中BC生成的特殊性,探究相对较低温度条件下BC的生成机制是首要条件。基于民用固体燃料燃烧BC生成机制与燃料组成相关的假说,我们通过对比生物质和煤炭燃烧过程中PAHs的排放规律,发现燃烧时PAHs的生成机制可分为燃料赋存PAHs排放和燃料热裂解小分子有机物聚合生成PAHs的两种理论解释,对于生物质而言主要以聚合反应生成为主,而对于煤炭等富含芳香结构的燃料,燃料裂解也成为PAHs生成的重要途径之一。PAHs作为经典理论中BC的重要前驱体因此,起生成过程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BC的生成路径。我们分析了生物质和煤炭燃烧烟气中的16种PAHs以及茚和联苯,发现生物质燃烧中生成大量茚,符合稳定自由基链式反应成核机理,使得BC得以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生成,而燃煤燃烧时茚排放相对较少,其中BC生成主要依靠高聚芳香烃的堆叠和苯基添加反应生成。然而,我们还发现低成熟度BC是固体燃料燃烧BC排放的重要贡献源,但是目前尚不清楚其具体生成路径。已有的结果表明低成熟度BC主要在低温条件下伴随着大量有机碳一同生成,因而可能由有机碳低温聚合反应焦化生成。此外,BC的健康效应与其生成环境具有明显关系,在使用二硫苏糖醇对BC氧化潜势的评估中,发现柴油车排放BC具有最高的氧化潜势,生物质高于煤炭燃烧产生BC,但二者均远低于柴油车BC。因此,将BC生成机理研究和其健康效应研究协同发展,更有利于实现我过农村地区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

 
关键词
黑碳,民用固体燃,多环芳烃,氧化应激反应,免疫反应
报告人
韩勇
香港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韩勇 香港理工大学
金灵 香港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