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大气气溶胶成核机制
编号:3579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6 15:35:41 浏览:177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5:3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14C] 14C、气溶胶与大气环境 [14C-3] 14C-3 气溶胶与大气环境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地球表面71%的面积均被海洋覆盖,海洋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粒子生成是气溶胶的重要来源,而生成1-2 nm临界核团簇的成核过程是其关键阶段。在海洋地区,可以频繁观测到由生物排放的含碘物质引发的新粒子生成事件。尽管当前认为碘的含氧酸(主要为碘酸和亚碘酸)可能是参与海洋新粒子成核的重要组分,但由于实时外场检测技术的局限性和大气环境的复杂性,不同环境条件下碘的含氧酸参与的新粒子成核机制尚未被完全揭示,极大地限制了对海洋地区气溶胶形成的理解。本研究采用量子化学与大气团簇动力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案,研究了清洁及受污染海洋地区碘的含氧酸参与的新粒子成核机制。揭示了一系列碘的含氧酸参与的气溶胶成核机制。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解释海洋地区新粒子高强度频发的原因,而且可为建立海洋地区新粒子成核模型提供重要理论支撑,对大气环境科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成核机制;气溶胶;海洋
报告人
张秀辉
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张秀辉 北京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