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泛平原湿地碳通量监测及影响研究 ——以沉湖湿地为例
编号:341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8 14:28:44 浏览:22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14:2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4A] 4A、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4A-1] 4A-1 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暂无文件

摘要
       巩固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是减缓大气CO2浓度上升和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因素(杨元合等,2022;于贵瑞等,2022)。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是制定中国减排增汇政策的重要科学基础,湿地生态系统由于较低的有机质分解速率和较高的生产力成为重要的碳汇,湿地面积虽然只占全球陆地面积的4%~6%(Mitsch. et al, 2000),却包含着全球陆地土壤碳储量的20%~30%(Nahlik. et al, 2016),但目前对于湿地生态系统不同介质(植物、水体、土壤、大气等)碳收支的整体监测估算比较缺乏。沉湖湿地位于武汉市蔡甸区西南部,总面积116km2,是江汉平原最大的典型淡水湖泊沼泽湿地。应用静态箱法、倒置漏斗法、涡度相关法等对沉湖湿地水体、土壤、大气、优势植物等碳通量进行了综合监测,本文基于涡度通量塔(Campbell CPEC310,USA)和土壤碳通量自动测试系统(Li-8150,USA)连续监测数据分析沉湖湿地碳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影响通量变化的气候环境影响因子,对完善洪泛平原湿地的碳排放和碳蓄积的估算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从涡度通量塔已获得的数据结果来看,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沉湖湿地每月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NEE)为31.54、82.42、64.41和35.51g/m2,表现为碳源;2022年3月至9月,沉湖湿地每月NEE分别为-5.10、-242.19、-342.18、-253.77、-204.48、-74.34和-46.01g/m2,表现为碳汇。研究表明沉湖湿地生态系统NEE与光合有效辐射、气温、土壤温湿度等相关性较强,
       2、以90%通量贡献区为测算对象,选取每月的主风向数据,Footprint软件绘制的主风向上不同条件下通量源区等值线图显示自2022年以来,通量贡献区面积具有先增大再变小(0.052→0.10→0.037 km2)的趋势,6月份通量贡献区面积最大达到0.10 km2
       3、利用Li-7810对沉湖湿地2022年6月以来土壤呼吸监测速率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单峰曲线,最高值出现在中午12点以后,最低值出现在昼夜交替6点左右;连续监测数据显示沉湖湿地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
关键词
碳通量,,土壤呼吸,涡度相关法,,沉湖湿地
报告人
刘力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

稿件作者
刘力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
李朋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