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源污染“分期-分区-分源”优先分级管理策略
编号:3162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0 22:38:27 浏览:17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17:4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6min

所在会场:[5A] 5A、环境科学 [5A-1] 5A-1 环境科学

暂无文件

摘要
       近年来,面源污染(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NPS)成为引起水环境恶化的重要来源。受气候、水文、地形、土壤、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等多因素影响,面源污染具有来源分散、时空异质性强、治理难度大等特点。关键时期(Critical Periods, CPs)、关键源区(Critical Source Areas, CSAs)和关键污染源(Critical Source Types, CSTs)分别指贡献了全年绝大部分负荷的少数时期、区域和污染源,往往对受纳水体质量起着决定性影响。然而,当前模型受制于对不同污染源迁移特征、人为干扰的多变性考虑缺乏,难以同时刻画多种污染源时空动态变化;且目前对面源污染风险识别多以单一的风险期、风险区或污染源识别为主,忽略了面源污染负荷在“时、空、源”分布差异的耦合性,影响了面源污染治理的效率。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以面源污染潜在风险大、种养复合特点突出的鲁湖流域为典型研究区,提出了分布式面源污染二元结构输出模型(DSEM-NPS)以进行污染来源复杂流域的面源污染负荷时空动态模拟;基于累积负荷-时间/面积/污染源曲线,提出了一种面源污染“分期-分区-分源”优先分级管理策略。结果表明:(1)流域全年产生了964 t总氮(TN)负荷、117 t总磷(TP)负荷;(2)仅三个月(6月、7月和9月)的关键时期贡献了全年60.0%的TN负荷、47.1%的TP负荷;(3)种植源(65.9%)是氮流失的主要来源,而养殖源(50. 0%)是磷流失的主要来源;(4)通过充分治理关键时期内关键源区、次关键源区的种植源,可以减少全年30.3%的TN负荷和26.3%的TP负荷;(5)通过充分治理非关键时期内关键源区的养殖源,可以减少全年23.8%的TN负荷和33.2%的TP负荷。本研究成果可为面源污染高效、精准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Integrated planting and breeding,Source apportionment,Critical periods,Critical source areas
报告人
文维嘉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稿件作者
文维嘉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庄艳华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张亮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