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银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及其机制
编号:3142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2 20:39:57 浏览:16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4:16(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场:[5A] 5A、环境科学 [5A-3] 5A-3 环境科学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目前,纳米银颗粒(AgNPs)是全球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人工纳米材料之一。关于AgNPs带来的潜在环境与健康风险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重要的研究热点。近几十年,已经有许多关于AgNPs对水生生物毒性的研究和综述。但是,关于AgNPs对生物产生毒性的机制尚未达成共识。AgNPs在特定的情况下会溶解并释放Ag+,而溶解释放的Ag+通常与AgNPs共存,因此很难区分毒性来源。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是,AgNPs在活体动物中的毒性是否仅归因于从AgNPs晶体核心中释放出来Ag+,或者AgNPs本身所产生毒性呢?因此,对生物系统中的AgNPs和Ag+同时进行形态和定量分析以了解AgNPs的毒性机理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思路。
此研究以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为基础,结合常用的定量和毒性评估方法,系统性的研究了1)实时定量监测了AgNPs在活体生物体内分布及其在生物体体内溶解释放Ag+的动力学过程;2)可视化地研究了AgNPs在莱茵衣藻和大型蚤体内地生物 累积以及食物链传递过程,并且定量监测了通过食物链所累积的AgNPs在大型蚤体内二次转化过程;3)可视化地研究了AgNPs在大型蚤体内的母系传递过程、定量测定了母系传递效率并且揭示了其传递的机制。此研究为纳米毒理学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实现了无损、原位、连续、可视化地定量监测AgNPs在生物体内行为 (迁移转化以及归趋等),更有利于系统性评估AgNPs的毒性。同时研究有利于系统性了解纳米材料摄入和排出、在生物体内迁移转化 以及潜在毒性,对纳米生物医学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纳米银,银离子,水生生物,生物成像,分布,迁移转化,毒性机制
报告人
颜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稿件作者
颜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