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基单原子/纳米材料的超积累植物资源化利用
编号:3141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2 20:39:57 浏览:16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4:4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场:[5A] 5A、环境科学 [5A-3] 5A-3 环境科学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基于超积累植物的植物修复,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环境友好、公众认可度高的修复方式,被广泛的应用于土壤污染修复中。研究发现,超积累植物中金属主要是以硫配位的形式与蛋白质等螯合,在植物体内的分散比较均匀。然而,富集了重金属的超积累植物的进一步处理是一大难题,不当的处理容易导致二次污染的发生。另外一方面,碳基单原子/纳米材料最近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负载颗粒的特殊量子尺寸效应和极高配位不饱和度,以及碳材料基底大比表面积和高导电性,碳基单原子/纳米材料在光催化、电催化和高级氧化等各方面都有了优异的表现。然而,高昂的制备成本成为的限制碳基单原子/纳米材料实际应用的瓶颈,尤其是在环境修复领域。我们利用典型的锰超积累植物——美洲商陆制备了具有光催化、电催化和高级氧化的单原子/纳米材料,在避免超积累植物生物质二次污染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其附加值,实现了资源化利用。进一步的,我们基于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技术(XAFS),原位光电子能谱(XPS)和原位电子顺磁共振(EPR)等原位表征手段,系统的在原子/分子层面研究了碳基单原子/纳米材料的体相结构信息以及光、电等催化过程中的原位动态机制,凝练出碳基单原子/纳米材料制备以及催化活性调控的关键因素,指导超积累植物的资源化利用,为廉价工业化碳基单原子/纳米材料用于环境污染修复奠定基础。
 
关键词
单原子材料,纳米材料,生物炭,超积累植物
报告人
崔培昕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稿件作者
崔培昕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王玉军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