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沉积物中长线状电微生物的长距离电子传递功能及机制
编号:3117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2 20:32:15 浏览:143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08: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0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5-1] 5、环境科学

暂无文件

摘要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沉积物中的电缆细菌等长线状电微生物在地球元素循环、物质转化和污染修复中发挥着独特的、重要的作用,但这些微生物的多样性、分布规律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可培养的长线状电微生物资源缺乏,是限制该方向研究的主要瓶颈之一。我们课题组近年来主要对珠三角典型河流沉积物中电缆细菌的组成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的污染修复功能进行了研究,发现了电缆细菌在河流沉积物的泥水界面处普遍存在,它们的组成和形貌随河流水质的变化而呈现明显的变化规律,而且对污染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迁移降解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我们还发现在沉积物深处同样存在大量的尚未被认识的长线状电微生物。我们分离到了一株革兰氏阳性长线状电微生物Lysinibacillus varians GY32并对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证实了该细菌可以通过纳米导线、纳米导管等结构进行长距离电子传递,并对沉积物的理化过程起到重要的潜在作用。这也是首次发现革兰氏阳性细菌的长距离电子传递功能。上述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沉积物中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网络的组成和功能特征,为全面认识和合理利用这种微生物电网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关键词
长距离电子传递,电活性菌,沉积物
报告人
杨永刚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稿件作者
杨永刚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