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水系统中的抗生素污染源识别及迁移机制研究
编号:3051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2 20:02:50 浏览:19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17:3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5B] 5B、环境科学 [5B-1] 5B-1 环境科学

暂无文件

摘要
地下水作为淡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水资源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下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有效识别地下水污染源并了解其迁移机制是合理控制及预防地下水污染的必要前提。因此,以济南岩溶地下水为例,对趵突泉泉域岩溶水系统中抗生素污染源的识别及其迁移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北方岩溶水系统水质污染状况的研究和治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野外实地采样调查、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等手段,对济南泉域抗生素进行检测,并对其分布特征、污染途径及污染模式进行分析。为探究研究区抗生素进入岩溶含水层的方式以及浓度,根据地层岩性、表层入渗系数以及污染来源进行分区处理。基于实验分析,选取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MX)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岩溶含水层的运移模式进行详细探究。主要结论如下:
1. 研究区主要污染源分为5类,分别为水产养殖业污染源、医用废水污染源、禽类养殖污水与污水处理厂的共同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以及生活污水污染源,其中水产养殖业污染对研究区影响最为严重;
2. 利用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法定量计算得出了上述污染源的对各抗生素的贡献率;
3. 研究区内SMX的污染主要集中在玉符河流域、兴济河流域以及四大泉群附近,以三大污染重区为中心,往四周扩散,呈现不规则的“哑铃状”;其中,玉符河流域南部污染程度整体小于北部;
4. 污染源是SMX的主要来源:SMX在玉符河流域、兴济河流域污染重区受污染源不断排放影响,污染羽逐渐扩大;四大泉群处受研究区流场影响,导致SMX堆积;其他污染源分布较少的地区SMX污染羽会随时间降解吸附逐渐变小,浓度均有所下降;
5. SMX的迁移机制为:其运移方向主要受地下水流向控制,而地下水的流速会促进其水平以及垂向运移。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较低pH值、SO42-含量以及较高的水温会促进SMX的降解,其中水温的升高会提高其降解速率。
因此,三大污染重区依然是重点治理区域,有必要对现有的地下水污染采取合理的整治措施,降低地下水污染的影响。经验证,本研究结果可靠,对于完善北方岩溶地下水系统水环境保护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岩溶,抗生素,迁移
报告人
王玉铮
济南大学

稿件作者
邢立亭 济南大学
王玉铮 济南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