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水两相流在孔道中形成水锁的分子模拟及对可燃冰开采的意义
编号:2867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2 17:10:55 浏览:16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8日 09:4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6C] 6C、海洋地球科学 [6C-1] 6C-1 海洋地球科学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是由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笼形结晶化合物,其资源量巨大,有望成为未来的战略性清洁能源。可燃冰开采过程中,通过降压、注热等手段可打破其温压平衡条件而原位分解为水和甲烷气;随后分解产物通过储层孔隙系统渗流到井筒中。然而,孔隙中的水随时间逐渐累积,可能形成水锁堵塞渗流通道,阻止天然气运移,引起产气量衰减。显然,水锁是可燃冰开采中的不利因素之一,但其形成条件及内在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分子模拟手段,开展了大规模的气水两相渗流模拟,调查了亲水的SiO2纳米圆管孔中的水/甲烷两相流动,并利用新建立的“纳米压力计”方法精确控制压差,获得了15个不同水饱和度条件下的高质量渗透率数据。结果显示,随着孔隙内水饱和度增加,甲烷流量几乎呈线性下降,直到水饱和度超过阈值时甲烷流动突然停止,其原因是形成了水锁。而且,水饱和度越大,水锁形成时间越短,水锁长度也越大。基于本研究新提出的水锁模型,进一步观测到水/气界面的表面积随时间下降、孔壁吸附的水膜厚度存在最大值。由此阐明了水锁的形成机理,即:水/气界面的表面张力(促进形成)与水/孔壁界面的吸附力(抑制形成)之间的竞争与平衡。本研究结果对于理解水合物分解产物的两相渗流过程和试采中遇到的产气量衰减现象有重要意义;建议在优化可燃冰开采方案时考虑采取各种除水措施,如电潜泵抽排水以及注入吸水、耗水材料等,从而避免形成水锁而减产。此外,本研究新建立的“纳米压力计”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其他多相纳米流动模拟中,以利于精确测量局部压力,有效提高模拟质量。
 
关键词
水锁,水/甲烷两相流,亲水圆管孔,纳米压力计,水合物开采
报告人
郑超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稿件作者
郑超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郭光军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秦绪文 中国地质调查局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董艳辉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
陆程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彭博 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唐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边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能源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