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中硒的形态及分子地球化学机制
编号:2838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2 17:01:17 浏览:17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0:5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5C] 5C、环境科学 [5C-1] 5C-1 环境科学

暂无文件

摘要
硒(Se)具有有益和有害的双重生物学功能,是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最受关注的微量元素之一。硒在自然界中以-II、0、IV和VI)等多种形态存在,硒的形态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硒在表生环境中的分布、迁移与转化等,然而分子水平上对硒形态的认识仍比较欠缺。利用同步辐射XAFS和微区μ-XRF-XRD-XAFS技术可以原位揭示硒的分子形态与赋存矿物,从分子水平阐明硒与矿物相互作用的微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黑色岩系风化成土过程中,存在于黄铁矿中的硒会被逐渐氧化为Se(IV),主要被铁氧化物吸附;(2)土壤中硒呈现出与碲显著不同的形态分布特征,主要以Se(IV)和有机硒的形式存在;(3)Se(IV)以内层络合的方式与铁氧化物结合,能引起较为显著的硒同位素分馏。上述认识揭示了环境中硒的微观形态分布特征及其分子地球化学机制,为硒污染环境的治理和富硒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硒;形态;分子地球化学
报告人
秦海波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稿件作者
秦海波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