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太平洋海表盐度对类厄尔尼诺型海温增暖的响应
编号:2764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2 16:00:05 浏览:17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8日 09:04(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场:[6B] 6B、海洋地球科学 [6B-3] 6B-3 海洋地球科学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基于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中4倍CO2突变(Abrupt-4XCO2)情景的数值模式结果,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海表温度呈现类厄尔尼诺增暖模态。该增暖模态降低了太平洋海表温度纬向梯度,引发西风异常及沃克环流的减弱和东移,进一步导致海洋大陆海域降水减少,赤道太平洋降水增加,部分抵消了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力学过程(比湿增加)的影响。与此同时,类厄尔尼诺增暖模态改变了赤道太平洋经向温度梯度,激发经向风向赤道辐合,从而导致赤道太平洋降水增加,而热带辐合带(ITCZ)和南太平洋辐合带(SPCZ)海域的降水减少,遵循“warmer-get-wetter”机制。与降水的空间变化不同,海表盐度在热带西太平洋呈现变淡趋势。研究表明,热带太平洋海表盐度不仅受到淡水通量的影响,还会受到海洋动力过程的调控作用。赤道太平洋降水增加导致该地盐度变淡,向西的背景纬向流将负的盐度异常向西输送,辐散的经向水平平流将盐度负异常向赤道两侧输送,平滑了淡水通量对局地的盐度变化的贡献,使盐度在热带西太平洋呈现变淡趋势。此外,盐度降低和海表温度增暖共同作用导致混合层变浅,风场减弱引发赤道上升流减弱。这些过程使次表层的高盐水更少的被带入表层,在盐度再分配中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以上结果完善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关于全球水循环变化的结果,为未来的气候预报预测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盐度,水循环,气候变化,类厄尔尼诺型增暖
报告人
孙启伟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稿件作者
孙启伟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杜岩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