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新元古代刘老碑组的氮同位素:氮循环和真核生物演化的意义
编号:2621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1 22:33:26 浏览:17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17:0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17A] 17A、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17A-1] 17A-1 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新元古代早中期(ca.1000-720 Ma)是真核生物演化的关键过渡时期,同时也是地表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显著波动期。然而,目前这一时期生物演化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仍不清楚,部分原因是由于对当时的地表氧化还原环境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存在着增氧和去氧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氮(N)是海洋中重要的营养元素,其同位素组成(δ15N)可以提供N循环和海水氧化还原环境的信息。目前已有大量前寒武纪δ15N数据,但新元古代早期的δ15N数据仍存在很大空白。因此,收集这一时期的δ15N数据和详细开展新元古代早期海洋的N循环的研究有助于将这一时期生物事件和环境背景联系起来,揭示二者协同演化的本质。华北地台南缘安徽淮南地区刘老碑组是沉积于新元古代早期的一套细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地层,其中含有大量的宏体和微体真核生物化石。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对刘老碑组上部化石丰富的一套细碎屑岩开展了综合的沉积学、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氮同位素(δ15N)、总氮(TN)和总有机碳(TOC)含量分析工作。沉积相分析表明刘老碑组主要沉积于风暴浪基面之下的深水环境,水动力条件较弱。研究剖面δ13Corg在-30.55‰ ~ -28.14‰之间变化,且在剖面上整体表现为向上增加的趋势。δ15N值相对稳定,平均值4.29 ± 0.13‰ (n = 46),与现代海水中的氮同位素组成(+5‰)类似。该δ15N值的正偏可以解释为以下两种原因:(1)由不完全反硝化作用将轻的14N释放到大气中,剩余富15N的硝酸根(NO3-)被生物完全吸收造成的;(2)反硝化作用与异化硝酸盐还原作用(DNRA,dissimilatory nitrate reduction to ammonium)共同作用的结果。不管哪一种机制,本研究的结果均表明新元古代早期华北地台海洋可以提供真核生物演化所需要的营养N源,促进了这一关键时期真核生物的演化。
关键词
新元古代,拉伸纪,刘老碑组,N同位素,真核生物演化,营养限制,地球化学
报告人
杨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稿件作者
王新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杨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