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多尺度泥沙连通性对降雨的响应
编号:2485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1 19:22:47 浏览:14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8日 10: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12] 12、地表过程与地貌 [12-4] 12-4 地表过程与地貌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目前,我国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在实施了退耕还林(草)、淤地坝等一系列生态恢复工程后,植被覆盖度得到显著提高,入黄泥沙量锐减。而输沙量是把整个水文系统内部当作“黑箱”处理,无法解释流域内不同尺度的土壤侵蚀过程和程度。本研究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内不同空间尺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降雨事件下典型坡面、坡沟和沟道的泥沙输移路径连通/阻断特征及流域出口产流产沙特征的调查观测与分析,探明小流域不同尺度泥沙连通的降雨特征,为黄土高原小流域优化泥沙连通性布局的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流域不同空间尺度泥沙连通的特征值表现为流域出口高于坡沟系统出口和坡面如,泥沙连通性的降雨量均值为流域出口118.81mm,坡沟系统出口为44.60mm,坡面小区为40.30mm。泥沙输移路径泥沙连通的降雨特征值表现为坡沟系统泥沙输移路径略大于沟道泥沙输移路径(如,降雨量分别为61.43mm和51.76mm),这受土地利用配置、人为扰动和汇水面积的影响。暴雨条件下,不同空间尺度泥沙连通的频率和量级均有所增加;一般侵蚀性降雨条件下,泥沙连通对应长历时锋面降雨事件(简称为C型)多于锋面性降雨夹有雷暴性质的降雨事件(简称为B型),B型降雨下,小尺度发生泥沙连通的频率较高;C型降雨下,更大尺度的泥沙连通的频率增多。
 
关键词
泥沙连通性;泥沙输移路径;产流产沙;降雨特征值;多尺度
报告人
严晰芹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稿件作者
严晰芹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焦菊英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