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体颗粒粒径范围对复合指纹识别泥沙来源准确性的影响
编号:2433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5 17:11:20 浏览:18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08:5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12] 12、地表过程与地貌 [12-2] 12-2 地表过程与地貌

暂无文件

摘要
摘要:泥沙来源是土壤侵蚀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复合指纹识别法为泥沙来源定量判别提供了可靠途径。为解决颗粒分选及随之发生的指纹因子在不同颗粒粒径范围的富集或贫化对沉积物来源定量判别准确性的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室内模拟降雨结合复合指纹识别法,分析指纹因子在不同颗粒粒径范围的分布特征,以泥沙称重获得的源地贡献为验证依据,明确载体颗粒粒径范围对复合指纹识别泥沙来源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10 μm和10-63 μm的颗粒是源地土壤(红壤和黑土)和泥沙的主体粒径。二者在源地土壤和泥沙中平均分别占40.4%±12.8%和40.9%±6.3%,63-125,125-250和250-500 μm的颗粒分别占7.9%±2.7%、4.9%±3.7%和4.4%±6.0%。(2)不同粒径范围颗粒估算的黑土和红壤贡献结果显示,采用主体颗粒计算的源地贡献与泥沙称重结果接近,而基于比例较低颗粒粒径范围估算的源地贡献与泥沙称重结果差异显著。在10°、15°和20°坡面,基于<10 μm颗粒估算的红壤贡献率分别较泥沙称重结果平均高6.6%、-7.1%和0.6%;而10-63 μm颗粒估算的红壤贡献率分别较泥沙称重结果低12.2%、27.1%和22.9%。同时,<10 μm颗粒估算的贡献结果在10°和20°坡面分别低估黑土的贡献6.6%和0.6%,在15°高估黑土贡献7.1%;而10-63 μm中的颗粒在三个坡度高估黑土的贡献率达到12.2%、27.1%和22.9%。(3)依据<10 μm颗粒估算的红壤及黑土贡献率较基于10-63 μm估算结果的差异均随着坡度的增大逐渐增大。其中红壤的贡献率从10°坡面的18.8%增大到20°下的23.5%,黑土的贡献率从10°坡面的5.6%增大到20°下的30.0%。可见,确定适宜的指纹因子载体颗粒粒径范围及其筛选原则对提高复合指纹识别泥沙来源准确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模拟降雨;泥沙称重;源地贡献;载体颗粒粒径;人工混样
报告人
尚月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稿件作者
张加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尚月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