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海冰变化对中国冬季地面气温的影响
编号:2352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5 18:13:52 浏览:161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08:3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13-1] 13、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暂无文件

摘要
本研究主要利用1979-2021年英国Hadley中心的海冰密集度资料,对11月、12月面积加权平均的巴伦支-喀拉海区域海冰密度去趋势后,并用一倍标准差挑选出海冰密度异常高、低值年。分析北极海冰变化对中国、东亚地区冬季地面温度的贡献,同时利用高、低值年平均的海冰数据设计气候模式CESM敏感性实验,并将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与CESM模式在不同海冰场景下的试验数据资料对比得出结论。结果表明,模式能模拟出与观测较为一致的北极海冰减少影响冬季我国东北、新疆北部地区的降温趋势,且极端低温事件的频率显著增加。从海冰可能影响的平流层、对流层两条路径进行了研究,考虑极涡的强度以及极涡边界变化趋势,同时考虑对流层冷空气传输。对流层路径上,主要通过阿留申低压系统形成北风异常,使东北地区显著降温;平流层路径上,根据波-流相互作用诊断北极海冰减少影响平流层环流的物理机制。另外,本研究采用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的方法,计算了波活动通量包括EP通量,Plumb通量在内的能够描述北半球中高纬度能量传播的因子。北极海冰的减少被认为会引起严重的欧亚冷事件。然而,仍然不清楚这种影响的物理机制,特别是具体的对流层和平流层过程。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冬季北极海冰变化影响中国具体的冷事件区域,考虑并定量评估对流层和平流层的可能影响。
 
关键词
北极海冰,中国区域气温,平流层过程,对流层过程
报告人
夏旭凡
硕士研究生 兰州大学

稿件作者
夏旭凡 兰州大学
张健恺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