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夏季风区跨半球输送进入南半球极地平流层的研究
编号:2329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0 09:45:12 浏览:17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1:4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13B] 13B、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13B-1] 13B-1 大气物理和大气探测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近数十年来,亚洲经济的快速增长,亚洲大气边界层是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导致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也在增加。通过亚洲夏季风地区向平流层输送的污染物可能改变大气中的化学过程、微物理过程和辐射过程,进而影响全球气候。我们用ERA5再分析资料驱动拉格朗日化学输送模式CLaMS来研究从亚洲夏季风区输送到平流层的特征,重点关注输送到南半球极地平流层的特征。我们量化了2010-2014年亚洲夏季风区边界层大气输送到南极地区平流层的大气量和输送时间,并结合卫星观测资料分析输送过程对污染物分布的影响。通过在全球边界层不同区域添加人为示踪物并模拟追踪示踪物的运动,我们发现亚洲夏季风区输送到南极平流层的大气量是南半球副热带地区直接输送过去的1.5倍,大约是热带地区输送量的一半。输送时间小于两年时,输送到南极极涡高度以下的示踪物多;输送时间大于两年时,更多的近地面示踪物被输送到南极平流层450K以上高度。亚洲夏季风区输送到南极的贡献量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2012年由于南极极涡弱,平流层向下输送强,亚洲夏季风区向南极长时间尺度(>2年)的输送量存在显著的正异常。比较ACE-FTS卫星中CCl4、F12和CH3Cl的观测结果与模拟示踪物发现,输送到南极的污染物的量与亚洲夏季风区小于两年时间尺度的输送量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利用人为示踪物再构建SF6资料,发现20%的南极平流层SF6来自于亚洲夏季风区,比南半球热带外的贡献量还要大,而50%来自于热带地区。
关键词
亚洲夏季风区、跨半球输送、污染物传输、输送量
报告人
颜晓露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稿件作者
颜晓露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