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沿海一次暖区暴雨过程中云物理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编号:2295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5 18:12:07 浏览:144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08:44(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13-1] 13、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暂无文件

摘要
利用WRFv3.7模式结合雷达、探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对2018年5月7日福建东南部沿海一次暖区暴雨过程进行模拟,对常用的五种云微物理方案的降水模拟效果进行评估,进一步选取 WDM6 和 Thompson 两个微物理方案对此次降水过程的云系结构和降水形成机制进行对比,分析了影响此次降水的微物理机制。结果表明:模式对降水量的模拟与观测事实较为接近,能较好反映此次降水的雨带落区与量级,WDM6 和 Thompson 两个微物理方案模拟结果综合表现较好。云的宏、微物理特征模拟显示:这是一次积层混合云带来的降水过程,云层深厚,云中水成物含量普遍达到25-40g/m2,局部高达80-100g/m2,液态水含量丰富,降水效率高。Thompson 和WDM6方案对液相过程的模拟较为一致,而对冰相过程的模拟存在明显差异:Thompson方案中的冰相粒子以雪为主,冰晶含量也远低于WDM6的模拟结果,而WDM6中,雪和霰含量相当。WDM6方案中,雨滴最大的源项是雨滴碰并云滴增长(64.1%),其次是雨滴碰并云滴增长(24.0%);Thompson方案中雨滴最大源项是雨滴碰并云滴增长(58%),其次是雪的融化(30%),这是导致地面降水的主要微物理过程。
关键词
暖区暴雨,云微物理,WRF
报告人
谢祖欣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稿件作者
谢祖欣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