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洋南极带浮游有孔虫 Neogloboquadrina pachyderma (sinistral)壳体重量的 影响因素及其古海洋学应用
编号:2148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1 09:27:38 浏览:19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6:17(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场:[18B] 18B、冰冻圈科学 [18B-1] 18B-1 冰冻圈科学

暂无文件

摘要
浮游有孔虫Neogloboquadrina pachyderma (sinistral)作为中高纬度海洋优势种,是当地碳酸钙(CaCO3)生产的重要组成,但目前关于该种钙化过程受控因素及其在南大洋碳循环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建立了适用于南大洋的粒径标准化壳体重量(Size-Normalized Weight,SNW)测试方法,并测量了南大洋南极带阿蒙森海、罗斯海和普里兹湾海区表层沉积物中N. pachyderma (sin.) SNW,在确认其未受深海碳酸盐溶解作用影响的前提下,将SNW反映现代过程中该种的钙化程度,并与现代海水环境因素进行对比。发现200~250μm、250~300μm以及300~355μm粒径范围内N. pachyderma (sin.) SNW均与海水温度高度相关,海水温度每上升1℃,SNW增加约30%。这表明现代南大洋南极带N. pachyderma (sin.)钙化作用主要受温度控制。钙化生成CaCO3过程将向大气释放CO2,因此推断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南大洋南极带N. pachyderma (sin.)钙化增强将减弱海洋碳汇效应,形成全球变暖的正反馈。
基于表层沉积物N. pachyderma (sin.) SNW与海水温度的关系,重建了70 ka以来南极带阿蒙森海次表层海水温度变化。结果显示,70 ka以来该海区次表层海水温度变化范围在-0.4到-2℃之间。次表层海水温度在73至32 ka期间表现出逐渐上升趋势,在32 ka以来略有下降;另外,次表层海水温度表现出明显的千年尺度快速变化特征,其在南极暖事件(Antarctic warm events,A1-A5)期间显示峰值。初步推测海冰对于该海区次表层海水温度影响不明显,而绕极深层水(CDW)涌升主控了次表层海水温度演化,即温暖CDW上涌后被西风驱动的ACC带至研究区,侵入阿蒙森海附近的盖茨冰架,造成该海区次表层海水温度发生变化。

 
关键词
浮游有孔虫SNW,超声清洗,海洋碳循环,钙化作用,次表层温度
报告人
宋茜薇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稿件作者
宋茜薇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李铁刚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