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湖泊激发效应及其对盐度变化的响应
编号:2115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1 09:27:34 浏览:22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4:36(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场:[18B] 18B、冰冻圈科学 [18B-1] 18B-1 冰冻圈科学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激发效应(priming effect)是调节环境有机碳矿化的重要机制之一;主要指新鲜有机质的输入加速或抑制了本地现存有机碳的矿化,即正或负向激发效应。激发效应在全球土壤环境已得到了广泛评估,但其在水生环境(如湖泊)中的认识仍非常有限。湖泊作为典型的内陆水生环境,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贡献。因此,探究激发效应对湖泊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采用微宇宙实验方法,探究了不同盐度湖泊沉积物的激发效应强度及其微生物驱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内源(如藻源有机质)和外源有机质(如陆地草源有机质)输入均能导致湖泊正和/或负向的激发效应的发生,但主要以正向激发效应为主;高盐湖泊(盐度>35克/升)更倾向于发生正向激发效应,然而低盐湖泊(盐度<35克/升)更容易发生负向激发效应。同时,盐度升高会显著抑制微生物的丰度和活力,进而降低湖泊正向激发效应的强度。部分细菌、古菌和真菌种群丰度的增加以及它们之间潜在的相互协作可能驱动了湖泊沉积物正向激发效应的发生,即一个微生物种群利用外源有机质,其降解或代谢产物促进了另一个利用本地难降解有机质种群的生长。其中,真菌与其它微生物种群间的潜在相互协作随盐度增加而增强,暗示其在推动咸盐湖泊激发效应方面作用关键。上述关于湖泊激发效应发生机制及其对盐度变化响应的认识,促进了湖泊有机质矿化的生物学机制的认识,对评估青藏高原碳循环的环境变化影响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青藏高原湖泊,微生物群落,环境变化,激发效应,碳循环
报告人
杨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稿件作者
杨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蒋宏忱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