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北极多年冰输出通量变化及其与大尺度大气环流的联系
编号:2095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5 17:43:54 浏览:18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5:1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场:[18A] 18A、冰冻圈科学 [18A-3] 18A-3 冰冻圈科学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极海冰(特别是多年冰)覆盖范围呈显著减小趋势。海冰输出是北极多年冰减少的重要动力机制,对北极海冰质量变化起关键作用。现有研究表明,北极海冰输出通量受到大尺度大气环流模式的影响。然而对于较厚的多年冰,其与大气环流模式的相互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探究。本研究利用ECICE算法(Shokr等,2008)反演的多年冰密集度数据和美国冰雪数据中心(NSIDC)提供的海冰漂移数据,估算了2002-2021年冬季(10月至次年4月)全北极6个出口的多年冰面积通量。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数据源(见表1)会给多年冰通量的估算带来不可忽略的偏差。本研究在考虑不同数据源偏差的基础上,得到了结果一致的2002-2021年冬季北极多年冰面积输出通量,并开展了北极多年冰输出通量以及大尺度大气环流模式的相关时空变化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散射计数据(QSCAT和ASCAT)造成的结果差异最大,在2007-2009年冬季,其最大平均偏差达111.6×103 km2,约占北极多年冰输出通量的29%。在过去的20年里,北极多年冰面积输出通量呈减少趋势(-9.2%每十年),主要原因是各通道多年冰密集度的减少(-12.5%每十年)。弗莱姆海峡是北极海冰输出最主要的出口,其在2002-2021年冬季平均多年冰面积输出通量为325.92×103 km2,约占全北极多年冰输出通量的87%,其中3月份输出量最大(~55.56×103 km2),4月份输出量最小(~40.97×103 km2)。北极多年冰输出通量与大气环流指数(北极涛动AO,北大西洋涛动NAO,偶极子异常DA)的相关分析表明,多年冰面积输出通量与DA的相关性最强,两者相关系数的最大值出现在1月份,达0.9。结合海表气压、海面风场以及海冰漂移发现,当DA处于正相位时有利于弗莱姆海峡的多年冰输出,负相位则相反。
 
关键词
多年冰,面积通量,大气环流,偶极子异常
报告人
邝慧妍
中山大学

稿件作者
叶玉芳 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邝慧妍 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