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斑岩的硫同位素揭示了交代岩石圈地幔对巨量金成矿的关键控制
编号:1882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21:50:14 浏览:15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8日 09:1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16B] 16B、矿产与资源 [16B-3] 16B-3矿产与资源>热液金矿;岩浆矿床与贵金属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交代岩石圈地幔一直被认为是形成大规模金矿床的关键源区,然而目前缺乏直接的证据证明金来源于交代岩石圈地幔。华北克拉通东部的胶东巨量金矿省(~ 5000吨Au)是研究这个问题的绝佳实例:其下部的岩石圈地幔经历了强烈的交代,成矿流体也具有幔源岩浆的显著贡献。硫同位素是示踪金来源的重要手段,这是因为金在岩浆或热液中的迁移主要受控于还原性的硫。胶东金矿整体具有较重的硫同位素组成 (δ34S: 3 - 10‰),被广泛认为继承于交代岩石圈地幔源区。然而,其下部交代岩石圈地幔的硫同位素组成还不清楚。为了进一步约束金的来源,我们对出露于胶东半岛的煌斑岩和镁铁质脉岩进行了详细的硫同位素研究。这些煌斑岩形成时间略早于金成矿作用,与同时代的镁铁质岩浆岩具有一致富集的放射性Sr-Nd-Pb同位素组成,能够有效揭示成矿作用之前的交代岩石圈地幔源区的特征。结果显示,这些煌斑岩具有一致的重硫同位素组成(4 - 6‰),考虑到地幔熔融和岩浆分异过程中有限的硫同位素分馏,这反映其地幔源区也具有较重的硫同位素组成。这些值与胶东成矿流体深部形成的含金硫化物相似(约3 - 4km),暗示成矿初始流体可能来源于幔源演化岩浆出溶的热液,而流体迁移过程中地壳围岩与流体不同程度的反应使得金矿床的硫同位素逐渐变重。本研究为交代岩石圈地幔和大型金矿床的成因联系提供了关键地球化学证据,并强调了俯冲相关地幔交代过程中挥发分和金属的富集在大规模金成矿作用中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
煌斑岩,交代岩石圈地幔,金成矿作用,硫同位素
报告人
汪翔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稿件作者
汪翔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汪在聪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