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稻作农田碳通量观测与影响机制研究
编号:1830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17:21:15 浏览:177次 快闪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1:47(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5min

所在会场:[21] 21、碳中和科学与技术 [21A-2] 21A-2 碳中和科学与技术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摘要:研究环境因子对地表碳通量的影响机制对评价农田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的时空分布、固碳潜力乃至模拟、预测碳通量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影响碳通量环境因子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因子,缺少对多因子协同影响的分析。同时,影响碳通量的主导环境因子随时间尺度发生变化,影响机制也不尽相同。基于此,本研究以2021—2022 年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单季中稻全时期通量数据,研究分析了CO2 通量 (FC)变化特征,稻田的固碳量以及环境因子在多时间尺度上对碳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江汉平原稻作农田是一个碳汇系统,2021年和2022年总净固碳量(NEE)分别为356.2和332.0 g C/m2;累计GPP分别为1664.2、1969.7 g C/m2;累计Reco分别为1308.3、1637.7 g C/m2。2021-2022年水稻生育期农田为净碳汇(522.78、426.68 g C/m2),非生育期则为净碳源(139.72、34.7 g C/m2)。碳吸收峰值发生在水稻分蘖-拔节时期(7-8月),2021年和2022年峰值分别为:235.8、232.6 g C/m2;碳排放峰值发生在水稻收获之后(10月),其值分别为:96.5、88.3 g C/m2。在2021年生育期气温是影响NEE(p<0.01,r=-0.54)、GPP(p<0.01,r=0.60)和Reco(p<0.01,r=0.53)最大的环境因子;在2021年非生育期GPP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p<0.01,r=0.61);NEE与风速相关性最强(p<0.01,r=0.32);Reco受气温影响最大(p<0.01,r=0.61)。在2022年生育期气温同样是对碳通量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在2022年非生育期GPP与太阳辐射相关性最强(p<0.01,r=0.34),气温仍然是对NEE(p<0.01,r=0.18)、Reco(p<0.01,r=0.61)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由此可见,江汉平原稻-油轮作农田生态系统受环境因子影响着明显的时间变化,在全年尺度上为碳汇,且为强固碳区。
 
关键词
水稻、碳通量、涡度相关、环境因子
报告人
任茜
华中师范大学

稿件作者
任茜 华中师范大学
易军 华中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