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下水影响下的崇明东滩盐沼湿地碳循环
编号:1826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19:59:28 浏览:158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08:0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21] 21、碳中和科学与技术

暂无文件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是举世关注的问题,是当前人类面临最严峻的挑战之一,而过多二氧化碳排放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通过海岸带捕获和储存的蓝碳被认为是有效的长期碳汇,能够缓解气候变化;其中滨海盐沼湿地作为海岸带蓝色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盐沼湿地是地球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广泛分布于陆地和海洋之间的过渡地带;它们能够吸收大气中的碳,大量埋藏于沉积物中,并且为碳由陆地向海洋输送提供重要通道。传统上,在研究盐沼湿地海岸碳收支及其循环时,只关注河流输入、沉积物埋藏和大气交换等,而对于近年来海洋学研究热点之一的海底地下水排放(Submarine Groundwater Discharge, SGD)却没有足够地重视。作为重要的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过程,SGD是地下含水层碳交换的主要驱动力,极易促进盐沼湿地土壤固定的碳向沿岸海域输出,对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和循环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为了更准确地评价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及海岸带蓝碳功能,非常有必要开展盐沼湿地海岸SGD输送碳通量的相关研究,同时对于预测和评估全球变化背景下盐沼湿地的碳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崇明东滩位于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最东端,南北濒临长江入海口,强烈受到长江径流所携带陆源物质的影响,崇明东滩分布着宽窄不一、错综复杂的潮沟,能够为该盐沼湿地与近海物质交换提供重要通道。在滩涂植被和大河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崇明东滩具有极高的固碳能力,使得大量的碳埋藏于盐沼湿地土壤中;而且崇明东滩湿地地势较为平坦,极易受到周期性潮汐作用的影响,进而可能增强其盐沼湿地固碳能力,与此同时,潮汐作用也会促使SGD输出更多的溶解性碳。因此,本研究基于崇明东滩盐沼湿地前期碳通量塔的历史数据,结合现场沉积物柱状样采样以及多种同位素示踪技术,发现SGD等横向输送能够携带大量的碳(DOC、DIC等),与整个崇明东滩盐沼湿地碳埋藏量相当,可见前人提出的滨海湿地"碳缺失"可以用SGD来解释,揭示了SGD对于蓝碳生态系统碳汇的影响,为我国开展盐沼湿地蓝碳SGD相关研究提供很好的示范,对崇明东滩典型盐沼湿地SGD输送碳通量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性,这也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盐沼湿地固碳潜力和生态服务价值的认识,可为我国积极参与的蓝碳计划提供更多的科学数据参考。
关键词
盐沼湿地,碳
报告人
刘建安
华东师范大学

稿件作者
刘建安 华东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