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表征的天然裂隙网络拓扑结构分析及其对等效渗透的影响
编号:1620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13:17:16 浏览:25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14:5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15A] 15A、水文地球科学 [15A-1] 15A-1 水文地球科学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通过对天然露头测绘得到的裂隙网络最大程度得保留了裂隙的不规则性(弯曲、断续、分叉等)和裂隙间的复杂搭接关系,但是过去四十年以来对测绘结果中拓扑信息的定量化评价并不常见。本文提出用图(graph)的形式表征天然露头上裂隙网络的拓扑结构,图的点集包含裂隙迹线的端点以及迹线之间的交点,图的边集对应迹线段。收集四种岩性(花岗岩、灰岩、石英砂岩和玄武岩)的典型岩体露头资料,根据上述图表征规则,编写了图结构识别程序提取天然裂隙网络的拓扑结构,对比分析了四种岩性13个天然裂隙网络的节点度分布、边类型、全局连通性、局部连通性、小世界属性以及结构模块性;基于图提取了裂隙网络的多种逾渗结构,分析了逾渗子网络的拓扑度量与其方向等效渗透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多天然裂隙网络属于异配、非无标度、高度模块化的小世界网络;在逾渗方向上,二维裂隙网络的无悬挂逾渗子网络Fbb构成了裂隙-基质模型中的优势渗流通道,在裂隙密度P21近似相等的情况下,方向渗透率kx随裂隙网络有效裂隙密度P’21Fbb中裂隙总长与模型所在区域面积A的比值)的增大以幂乘的形式增大,随无悬挂逾渗子网络Fbb中节点介数的平均值的增大,方向渗透率kx以负指数形式减小,而P’21的比值与kx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建议使用构成优势渗流通道的裂隙子网络的节点介数平均值作为评价渗流集中程度的指标。
 
关键词
裂隙网络,裂隙渗流,拓扑结构,图表征
报告人
王聪聪
清华大学

稿件作者
王聪聪 清华大学
刘晓丽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