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球通量观测网探讨日尺度蒸散比的环境控制因素
编号:1541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11:55:42 浏览:16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4:5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15A] 15A、水文地球科学 [15A-3] 15A-3 水文地球科学

暂无文件

摘要
陆表能量分配,调节着地球关键带中的水文气象过程,在陆-气交互作用和大气边界层发展中发挥着强有力的控制作用。表征陆表能量分配的参数化指标-蒸散比(EF),在用于校正湍流通量、定义不同蒸发模式下陆-气耦合强度等诸多方面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不同覆被条件和气候类型下EF的影响因素如何变化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全球82个通量观测站的数据、采用增强回归树分析方法对EF的环境控制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1)由于潜热和感热对环境因子的协同响应效应,EF对气象、陆表条件等环境要素变化敏感。一般来说,除地表反照率和风速外,环境因子对湿润和半湿润区EF的影响均较大,而在干旱和半干旱区EF主要受土壤含水量(SWC)和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2)从生态系统类型上,常绿林EF的主控因素是净辐射,落叶林、混合林和农田中LAI对EF影响最大,草地和稀树草原的EF主要受SWC和LAI控制,而灌木和湿地随站点差异主控因素不同;3)多年时间尺度上,气候类型和覆被条件对日均EF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影响,且SWC和气温对日EF的影响程度随气候和下垫面改变而显著变化。
 
关键词
蒸散比;,土壤水分,陆地生态系统,不同气候类型
报告人
韩琼
天津大学

稿件作者
韩琼 天津大学
王铁军 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