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河流源区过去800年径流的时空演变规律研究
编号:1535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11:55:07 浏览:15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5:1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15A] 15A、水文地球科学 [15A-3] 15A-3 水文地球科学

演示文件 附属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西南河流源区是黄河、长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亚洲主要大河的发源地,也是我国重要的水能水资源战略储备区。研究西南河流源区的径流变化规律及其气候驱动机制对可持续和科学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实测系列短导致难以准确分析西南河流源区径流时空变化规律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通过构建典型相关分析耦合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利用长序列亚洲季风区干旱图集对西南河流源区五个流域河源区水文站的过去八世纪(1200−2012年)长序列天然径流进行重建,并分析其均值及极端情况发生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南河流源区南部和北部在过去800年中存在径流变化相反的空间模态,并且在~32°-33°N处存在一条水汽输送分界线。此外,西南河流源区过去800年重建径流从均值和概率分布的角度表现出较强的非一致性。从干旱和湿润时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结果均表明,重建期经历过多次比实测期更严重的洪旱时期。长江源区实测径流概率分布与过去800年相比发生显著变化。然而,从极端值的角度来看,长江源区直门达站、怒江源区嘉玉桥站和雅江源区奴下站近五十年极端年份发生频率对重建期平均增加了约18%。
关键词
西南河流源区,径流重建,非一致性,区域特性
报告人
吴业楠
讲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稿件作者
吴业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