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爪村遗址出土骨器加工使用痕迹的模拟实验研究
编号:1443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0 22:00:42 浏览:17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8日 11:4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场:[1B] 1B、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1B-4] 1B-4 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骨器制作技术是旧石器时代人类的文化标志之一,尤其晚期得以发展的磨制骨器,更是人类磨制技术的最早阶段。我国南北方出土了一定数量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磨制骨器,为加工技术模式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其中河北迁安爪村遗址距今约2.6万年的文化层中有一件骨锥制品,它的制作工艺特殊,设计精巧,由锥尖和锥柄两部分组成:锥尖呈规则梯形,锥柄腹、背及两侧面上刻有近乎平行的斜向刻纹,均为14道。其独特的造型以及其表面整齐规矩的刻纹在目前国内旧石器时代晚期所发现的骨器材料中较为少见,值得从技术角度深入研究。
       本文应用模拟考古实验和微痕分析的方法,对骨锥尖部的制作和使用痕、骨锥柄部的刻划及使用痕进行了模拟复原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爪村骨锥锥尖部分的加工痕迹可能是使用刮削器刮制加工所形成,锥尖上有明显且密集的使用痕迹,应是经历了长时间的“穿刺”使用;锥柄尾端也有长期把握后留下的磨蚀痕迹;锥柄的刻划纹应是由加工过的、较为锋利的石器修理刃口所致,且刻划有序,起落明显。本文的研究为探索我国磨制骨器技术模式的发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实验微痕数据,也使得石器工具的类型与被加工骨器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技术流程的复原变得更加具象化。
 
关键词
爪村遗址,骨器技术,实验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
报告人
杨樾
河北师范大学

稿件作者
杨樾 河北师范大学
赵海龙 河北师范大学
曾荣昌 河北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