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的冰川流域可能是重要的碳排放区
编号:132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7 15:16:12 浏览:17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8日 11:2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2A] 2A、地球化学 [2A-3] 2A-3 地球化学

暂无文件

摘要
溶解无机碳(DIC)是河流碳的重要赋存形式。青藏高原是中、低纬冰川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但当前对该区域冰川融水DIC来源和输移等信息的认识十分欠缺。本研究以青藏高原腹地的你亚曲(非冰川流域)和曲嘎切(冰川流域)两个小型流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冰川作用对DIC在垂直方向的运移(“水-气”界面CO2交换)和纵向输送(来源、通量)的影响。冰川流域DIC浓度在非季风期显著低于非季风期,而非冰川流域未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两个流域的δ13CDIC均在季风期偏负。非冰川补给河流“水-气”界面CO2平均交换速率为正值(333.8±581.2 mg/m2/h),冰川径流为负值(-470.2 ± 305.8 mg/m2/h),说明冰川流域由于化学风化作用增强导致CO2消耗量较大,因而冰川径流可吸收大气CO2构成碳汇。基于δ13CDIC和离子比值数据,使用MixSIAR模型对DIC源进行了定量区分。在季风期,大气CO2驱动化学风化对DIC的贡献比例减少13~15%,而生物源CO2驱动化学风化产生DIC贡献比例增加了9~15%。H2SO4溶蚀碳酸盐岩对DIC贡献比例最大:非冰川流域为40.7±2.2%,冰川流域达到了48.5±3.1%. 非冰川流域和冰川流域因化学风化产生的净CO2消耗率分别为-0.07±0.04×105mol/km2/y和-0.28±0.05×105mol/km2/y。硫化物氧化在冰川流域十分活跃,这导致化学风化产生的净CO2消耗速率远低于非冰川区。若将本研究区获取的数值外推到青藏高原所有冰川区,其CO2释放量与青藏高原外流区因硅酸盐风化产生的碳汇量接近(分别为-3.11×1011mol/y和3.28×1011mol/y),说明冰川区的化学风化在可能释放大量CO2.
关键词
冰川作用,硫化物氧化,硅酸盐岩风化,碳循环
报告人
于正良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稿件作者
于正良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邬光剑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