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南部海子山末次冰盛期以来冰川事件及其气候驱动机制
编号:1294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22:47:48 浏览:184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6:13(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25min

所在会场:[1B] 1B、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1B-3] 1B-3 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暂无文件

摘要
末次冰盛期(Last Glacial Maximum, LGM)结束后,全球经历了末次冰消期进入全新世间冰期,这代表了过去十万年以来最为显著的的气候转型事件。末次冰消期的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几乎同步,然而其背后的气候驱动机制仍不清楚。中低纬度地区,如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的山地冰川对气候响应敏感,能够记录到短尺度(如千-百年尺度)的气候事件,准确限定青藏高原LGM以来的冰川遗迹的时代能够为上述问题提供可靠的古冰川信息。然而,目前青藏高原仍还缺乏足够针对性的研究。海洋性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且侵蚀能力强,最有潜力记录下这些LGM以来的短尺度的冰川波动。因此,本文选取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洋性冰川发育的横断山中段海子山地区作为研究区,对该区纳呼措槽谷分布的9道冰碛垄及基岩(冰川磨光面)进行详细的地貌调查和宇宙成因核素10Be暴露测年研究。利用累积概率密度曲线和简化卡方等统计方法排除异常值后,将这9到冰碛垄形成时代限定为20.7 ± 0.5 ka,20.2 ± 0.9 ka,20.9 ± 0.8 ka,18.9 ± 0.3 ka,18.6 ± 1.0 ka,17.0 ± 0.6 ka,16.2 ± 0.8 ka,16.4 ± 1.0 ka和16.5 ± 0.9 ka。另外,基岩的暴露时代为14.3 ± 0.5 ka。基于测年结果建立了该区LGM以来冰川演化的精细化绝对年代序列,发现该区末次冰盛期和末次冰消期期间存在多次千-百年尺度冰川波动,直至14 ka冰川完全消退。与气候记录对比后,进一步提出海子山末次冰盛期以来冰川变化主要受控于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海表气温的变化。
关键词
10Be暴露测年;末次冰盛期;冰川事件;海子山;青藏高原东南部
报告人
王疆涛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稿件作者
王疆涛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周卫健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董国成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