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全流域悬浮物与溶解态Fe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变化:对大陆风化的响应
编号:129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4 17:59:29 浏览:20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8日 09:2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2A] 2A、地球化学 [2A-3] 2A-3 地球化学

暂无文件

摘要
   铁(Fe)同位素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示踪地表环境中Fe的来源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尽管河流输入的Fe对整个海洋的主要生产力和碳循环具有显著意义,但我们对大洋不同Fe源的相对贡献以及河流Fe同位素分馏行为依然没有充分认识。本文将首次系统报道长江全流域(青藏高原源头至长江口)干流和主要支流悬浮物(SPM)和溶解态(dFe)的Fe同位素组成。
   研究结果显示,SPM携带有~99%的Fe,并且δ56Fe组成(-0.15‰至0.16‰)与上陆壳(UCC)Fe同位素组成相似或偏低。进一步研究发现,(Fe/Ca)SPM与 (Na/Ca)SPM, (K/Ca)SPM (Mg/Ca)SPM和(Al/Ca)SPM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粘土矿物是SPM的重要组成成分。此外,来自Fe和Zn富集因子(相对于Al)的证据及其与δ56FeSPM关系表明人为活性的Fe输入非常有限。我们认为长江流域δ56FeSPM的空间变化反映的是流域尺度大陆风化类型和强度变化,即风化过程中次生含Fe矿物的形成导致了Fe同位素发生分馏。这种解释得到了化学风化指数(CIA)与δ56FeSPM相关关系的支持。相比之下,溶解态δ56dFe具有更大的变化范围(-1.51‰至0.20‰),同时dFe浓度也显示两个数量级的变化(7-146 nmol/kg)。我们再次发现人类活动对溶解态δ56dFe和dFe浓度的影响有限。相反,控制δ56dFe的主要因素是Fe在突然和河流运输过程中,重Fe同位素不同程度地富集在次生颗粒物中(如Fe氧化物)。这与中上游至下游溶解态δ56dFe和dFe浓度均呈现降低的趋势一致,并在靠近河口的河段达到最小值。
   总体而言,我们新的数据证实了Fe同位素可以作为示踪大型河流系统中矿物溶解、运输、次生矿物形成过程中Fe来源及其迁移转化的重要地球化学工具,这对进一步利用Fe同位素手段制约构造和气候驱动的大陆风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长江流域,Fe同位素,悬浮物,溶解Fe,大陆风化
报告人
贺治伟
同济大学

稿件作者
贺治伟 同济大学
杨守业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VasquezAna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郭俊杰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郝强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苏妮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连尔刚 同济大学
李东永 中国海洋大学
徐娟 同济大学
张瑞峰 上海交通大学
HohlSimon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