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气候数据同化及过去千年北极放大效应研究
编号:1249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22:32:17 浏览:17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4: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1B] 1B、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1B-3] 1B-3 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暂无文件

摘要
观测数据、再分析资料和模式模拟均显示北极的升温速率大约是全球平均升温速率的2倍,即北极放大效应。有关北极放大及其驱动机制是目前极地气候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和前沿。但是,目前学界对北极放大的认知主要限制在过去几十年北极放大在季节、年际上的变化。北极放大在更长时间尺度上是如何变化的?其年代际或多年代际变化特征和驱动机制是什么?自然驱动和人为驱动的相对贡献分别有多少?目前尚属对北极放大认知的空白区。
本研究借助能最优融合记录和模式的古气候数据同化方法,通过同化北半球树轮、冰芯、湖泊沉积物等气候代用资料,重建了北半球、过去千年、逐年、2°空间分辨率的年均气温格网化数据,该重建数据和格网化观测数据以及多条基于多源代用资料重建的北半球气温序列之间具有很好的时空一致性。以重建的过去千年北半球气温格网化数据为基础,进一步重建了世界上首条过去千年北极放大指数序列。
研究发现不管是多模式模拟结果还是古气候数据同化结果,北极放大指数在过去千年均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p < 0.001)。在千年尺度、多年代际变化上,北极放大和大西洋多年代际涛动(AMO)、温室气体(GHGs)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 < 0.001)且这两个因子能解释北极放大变化的大部分驱动来源。工业时代前,北极放大的多年代际变化主要受AMO主导;在工业时代,北极放大的多年代际变化受GHGs和AMO双重主导,且GHGs浓度升高会显著弱化由AMO所调控的北极放大强度。此外,现有研究所指的北极放大效应,通常是指北极增温幅度大于中低纬度地区。而该研究表明在小冰期(~1550-1850 AD)北极变冷的幅度明显大于中低纬度变冷的幅度,北极放大效应在人类强迫很弱甚至人类强迫几乎可以忽略不记的时期依然表现的很明显。该研究把当前学界对北极放大效应研究的视野从过去几十年延伸到了过去千年,把对北极放大效应研究的时间尺度从季节、年际扩展到了多年代际,并且从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和自然-人为双重因素影响的角度出发,阐明了北极放大在千年尺度、多年代际变化上的驱动机制。
 
关键词
数据同化,北极放大
报告人
方苗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稿件作者
方苗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