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中下游地区万北遗址大汶口文化时期 农业结构演变的植硅体证据
编号:1197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21:39:44 浏览:230次 快闪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8日 11:4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3min

所在会场:[1C] 1C、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1C-4] 1C-4 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气候变化和文化交流是史前农业发展和扩散的驱动力。因此,研究史前人类农业种植模式的选择和相关行为,对了解古代社会应对气候和文化变化所采取的适应策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淮河中下游地区是气候、农业、文化的过渡地带,且对气候变化敏感,易受文化交流影响。该地区最早的稻作遗存发现于顺山集遗址(ca 8.5 ka BP),且作为重要的食物资源一直存在。然而,最早的旱作遗存发现于双墩遗址(ca.7.3-6.8 ka BP),由于相关研究资料的匮乏,旱作遗存再次出现已是大汶口文化时期。目前学术界对旱作农业何时再次传播至此以及背后的主要驱动机制等问题依然不清楚。本文利用植硅体分析方法,结合相应年代分析结果,对江苏沭阳万北遗址大汶口文化时期77份土壤样品开展植物考古研究,重点关注典型农作物植硅体类型及其形态特征。结果显示,万北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至大汶口文化晚期阶段土壤样品中都发现水稻特征型植硅体,部分样品中发现粟、黍特征型植硅体,且水稻植硅体占比始终最大。这一结果表明万北遗址先民在大汶口文化时期从事的是以稻作农业为主的稻旱兼作农业模式。对水稻植硅体边缘鱼鳞状纹饰数量统计以及黍稃片植硅体ηIII占比统计,结果显示,万北遗址大汶口文化时期水稻和黍的驯化程度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与此同时,本研究结合淮河中下游已有的气候环境背景和考古学文化资料,分析大汶口文化时期万北遗址内部农业模式发生变化的可能原因。本文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稻作农业向北扩展和旱作农业向南传播的时空路线,以及全新世期间中国东部这一气候、文化和农业过渡区的人类适应策略。
关键词
植硅体;万北遗址;农业模式;适应策略
报告人
田玮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稿件作者
田玮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罗武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