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Ni)同位素揭示脉冲岩浆流体斑岩矿化
编号:1184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21:36:26 浏览:17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09:1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16B] 16B、矿产与资源 [16B-2] 16B-2 矿产与资源>斑岩成矿系统及层圈相互作用

暂无文件

摘要
斑岩铜矿床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岩浆热液铜矿床类型,但缺乏直接的手段来限制矿化的岩浆贡献,并通过矿石来追踪蚀变演化。我们首次系统地分析了岩浆热液矿床中的镍(Ni)同位素。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将岩浆-热液石英脉(A-/B-/D-脉)的硫化物单矿物的镍同位素(δ60Ni)与先前研究的对于成矿脉体演化的绝对时间框架和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相结合,以期揭示斑岩铜矿床的成因。硫化物形成过程中的镍同位素分馏行为导致轻镍会优先进入硫化物。磁铁矿(Mt)更喜欢较重的镍。磁铁矿在A-和/或B-脉矿体之前沉淀,但是磁铁矿的镍同位素值低于成矿岩浆,表明从岩浆房中出溶的流体携带大量硫化物。我们发现在A-和B-脉中伴生的Cu-Fe硫化物δ60Ni值呈负相关,且先沉淀的硫化物较轻。钾化带的黄铁矿镍同位素值轻于黄铜矿,结合镜下观察发现钾化蚀变的高品位铜矿体晚于钾化带并伴生少量的绢英岩化蚀变的现象,可能是由围岩主导缓慢降温导致的。而大量的低品位铜矿体与绢英岩化带伴生,黄铜矿镍同位素值轻于黄铁矿,是由大量的天水加入导致温度和pH骤降导致的。A-脉和B-脉中硫化物的相似δ60Ni范围表明两阶段的蚀变都是岩浆主导的。A-脉到B-脉到D-脉的平均δ60Ni升高表明B-脉继承了部分A-脉的金属,A-和/或B-脉的流体演化形成D-脉。我们的发现提供了直接证据,证明多次成矿的脉冲流体来自单个冷却岩浆房和第一次的脉冲流体出溶带出了大部分铜。另一个发现是,钾化蚀变和绢英岩化蚀变得成矿物质都主要来自于岩浆,蚀变环境的不同导致蚀变和矿体品位的不同。
 
关键词
斑岩铜矿,镍同位素
报告人
韩泽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稿件作者
王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韩泽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