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新世亚洲内陆干旱化模拟研究
编号:1142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0 22:03:58 浏览:22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17:36(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1C] 1C、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1C-1] 1C-1 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新生代以来,亚洲内陆从相对暖湿的气候转向更为干冷的气候。早期的研究表明亚洲内陆在晚中新世、早中新世、晚渐新世和始新世-渐新世转换期均发生过干旱加剧。近期的研究,将亚洲干旱化演化历史追溯至始新世,重建证据显示从早始新世到晚始新世亚洲内陆干旱程度增加,但发生机制尚不清晰。从始新世早期到晚期,全球气候变冷,亚洲高大地形发生较明显隆升(如青藏高原),全球海陆分布格局变化显著,特提斯洋逐步退缩,这些因素共同调控了亚洲内陆干旱程度的加剧。我们使用挪威地球系统模式(NorESM-L)和高分辨率大气模式(CAM4)开展始新世早期和晚期气候模拟,并就温室气体浓度降低引起的全球变冷、地形改变和海陆分布格局调整等因素对始新世亚洲内陆干旱化的影响进行评估。模拟研究支持重建证据所揭示的始新世亚洲内陆干旱化过程。青藏高原早期隆升和全球变冷(温室气体浓度降低所导致的全球变冷)均有利于该时期亚洲内陆干旱化加剧,而海陆分布变化(包含其所引起的海洋表面温度变化)并不利于亚洲内陆干旱化加剧。模拟研究进一步揭示,对于构造尺度始新世亚洲内陆干旱化过程,青藏高原早期隆升的作用可能更为重要,至少与全球变冷(温室气体浓度降低所导致的全球变冷)作用相当;对于始新世亚洲内陆干旱度的短期波动,大气CO2浓度变化的影响可能更为重要。
关键词
始新世,古气候模拟,亚洲内陆,青藏高原
报告人
李香钰
中国地质大学

稿件作者
李香钰 中国地质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