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化石蜗牛U-Th定年:原理、方法和问题
编号:1112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21:14:35 浏览:31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15:57(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1A] 1A、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1A-1] 1A-1 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黄土高原巨厚的风尘堆积是研究第四纪轨道和千年尺度东亚季风气侯变化的宝贵材料。通过对黄土磁化率、粒度和其他地球化学指标的研究,前人发现东亚夏季风和冬季风均具有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的特征。然而,由于缺乏可靠的绝对年代框架,轨道和千年尺度东亚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仍存在一定争议。目前晚第四纪风尘黄土沉积的定年方法主要包括14C定年、释光定年、轨道调谐和与其他记录对比获得等。这些方法在适用范围、理论基础和方法应用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与其他定年方法进行交叉验证。碳酸盐U-Th具有原理清晰、适用年龄范围较广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测定晚第四纪沉积物的绝对年龄,尤其是石笋等洞穴沉积物。由于缺少可靠的记录载体,碳酸盐U-Th定年尚未被应用于晚第四纪风尘黄土沉积的年代学研究。
本研究利用拉曼、SEM、LA-ICPMS、LA-MC-ICPMS和AMS等原位和高精度仪器分析手段,首次对河南邙山黄土中保存的化石蜗牛的早期成岩作用和铀系地球化学展开了研究,以期探究黄土化石蜗牛U-Th定年的方法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化石蜗牛中的铀全部是蜗牛埋藏后通过后期成岩作用进入的,这个过程可能与有机质的向内扩散和吸附过程有关,同时伴随着其他微量金属元素(例如钡)的相对富集。本研究分析的化石蜗牛的U-Th表观年龄均比14C年龄(大气14C和老碳校正后)年轻8000-10000年左右。通过原位铀系分析发现,化石蜗牛中铀系同位素在单一壳体内是均匀分布的,原位铀系定年结果和稀释剂法高精度定年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也支持这一认识。本研究据此建立了蜗牛化石埋藏后铀吸收过程对表观年龄和铀系同位素影响的概念模型,发现化石蜗牛存在单次铀吸收的过程,可能与埋藏后壳体表层的角质膜降解达到临界点有关。
 
关键词
黄土,蜗牛,U-Th定年,成岩作用
报告人
李涛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稿件作者
李涛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陈天宇 南京大学
李高军 南京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