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弧火山岩的K同位素示踪
编号:1017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19:42:04 浏览:204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6:3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2A] 2A、地球化学 [2A-2] 2A-2 地球化学

暂无文件

摘要
近年来,K同位素作为重要的非传统稳定同位素体系,在地球和行星科学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由于K具有流体活动性,在一些地质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同位素分馏,使其成为潜在的地质示踪剂,并得到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拓展K同位素的应用范围,本文对环太平洋的岛弧火山岩开展了K同位素研究。根据前人研究,这些火山岩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日本Setouchi火山岩,这些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很可能受到了沉积物交代的影响;(2)Kurile和Panama火山岩,它们在形成过程中很可能受到了俯冲带流体交代的影响;以及(3)Aleutians、Panama、Cerro Pampa-Cook Island、Fiji和Kamchatka埃达克岩。我们的结果表明,这批岛弧火山岩具有明显的同位素变化,日本Setouchi火山岩的δ41K值偏低,δ41K变化范围-0.86‰ ~ -0.38‰,结合其它的地球化学证据,这一低K同位素组成支持其源区受到了沉积物交代的影响;相比之下,Kurile和Panama火山岩δ41K值较高(-0.36‰ ~ +0.02‰),其δ41K值与Ba/Th呈正相关,与Th/La呈负相关,这很可能表明蚀变洋壳脱水释放的具有重K同位素的流体加入到了地幔源区。另外,我们发现埃达克岩也具有重的K同位素组成,其δ41K值变化范围为-0.44‰ 到-0.01‰。结合其它的地球化学数据,低SiO2(< 56 wt.%)的埃达克岩可能是由地幔楔来源为主,并叠加了蚀变洋壳来源熔体的交代作用,而高SiO2(> 56 wt.%)的埃达克岩主要是由蚀变洋壳经过脱水熔融形成的。研究结果表明K同位素在示踪俯冲带物质循环方面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钾同位素,岛弧火山岩,板片熔融,地幔楔,板片脱水
报告人
田恒次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稿件作者
田恒次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滕方振 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
陈欣阳 成都理工大学
Ilya N.Bindeman University of Oregon
Jeffrey G.Ryan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