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同位素示踪土壤-植物钾循环
编号:1014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6 12:02:59 浏览:227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5:5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2A] 2A、地球化学 [2A-2] 2A-2 地球化学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硅酸盐岩的化学风化在长时间尺度上消耗大气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调控地表温度和生命宜居性的作用。钾(K)是一种主要造岩元素且主要赋存在硅酸盐矿物中,因此K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碳循环息息相关。K也是一个重要的亲生命元素,尤其是在植物细胞中参与了一系列的生物化学过程,是光合作用中多种酶的活化剂,能够调节细胞膜电极性、渗透压平衡等。生命活动需要的K主要来自于土壤,而土壤中的K主要来源于地表岩石矿物的化学风化。所以植物的新陈代谢类似于一个巨大的地球化学泵,加速了化学风化的进程,土壤与植物的相互作用是全球K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已有数据表明河流溶解K相对于风化输入存在亏损,因此硅酸盐风化产生的K有很大一部分留在土壤关键带,理清K在土壤-植物系统内的迁移,对于理解表生地球化学循环和化学风化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以往对于土壤K循环的研究主要依赖于K含量的测试,很难区分植物体内土壤K的具体来源。对于土壤内不同形态K(溶解态、可交换态、粘土矿物层间态、以及矿物态)的转换以及植物在这其中起到的作用还很不清楚。钾同位素(δ41K)则有可能为上述过程提供新的示踪手段。本研究通过温室栽培玉米来探索植物生长过程对土壤K循环的影响(图1)。通过瑞利分馏模型首次限定了玉米植株与土壤之间的分馏系数为−0.37‰,显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优先利用轻K同位素(图2)。这可能和土壤溶液中K离子向植物根系的扩散或者植物根系对K离子的运输过程有关。此外我们还利用41K同位素标记法计算了K肥(KCl)利用率,结果显示植株内高达60~80%的K可以来源于施加的K肥,且随着施加K肥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与传统的利用差异法计算得到的利用率相比,同位素法得到的结果更精确,并进一步揭示了植物在不同K浓度条件下对土壤中其他形态K的活化迁移。从而为更好的理解K在土壤中的循环以及植物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土壤钾循环,钾同位素,地球关键带
报告人
陈欣阳
成都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陈欣阳 成都理工大学
郑新源 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