砗磲小时分辨率地化元素研究新进展—实验室培养
编号:1003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18:00:18 浏览:25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15:1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2A] 2A、地球化学 [2A-1] 2A-1 地球化学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砗磲小时分辨率地化元素研究新进展—实验室培养
 要:极端天气事件,如寒潮、台风、暴雨等,通常发生在小时-周时间尺度上,但往往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因此研究极端天气事件的变率和机制,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地球环境科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地质生物载体,如砗磲,为我们提供了探究过去不同气候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古天气)状态和变率的可能性,可为理解和预测极端天气事件提供科学依据。砗磲是全球最大双壳类生物,其致密的文石壳体通常具有天生长纹层,前期研究显示具有重建过去极端天气事件变化的潜力。但目前有关砗磲小时-天地球化学指标环境指示意义的研究还在初步发展阶段,小时分辨率Sr/Ca,Mg/Ca,Ba/Ca、B/Ca等元素地球化学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尚不清楚。本研究对无鳞砗磲T1进行了人工培养实验,通过保持光照恒定,循环调整培养系统水体温度的方式探究了砗磲壳体小时分辨率Sr/Ca、Mg/Ca、Ba/Ca、B/Ca与水体环境条件间的关系。此外,对T1壳体微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砗磲壳体微结构变化与元素及水体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1)培养实验期间生长的无鳞砗磲T1内层壳体Ba/Ca、Sr/Ca与水体盐度呈显著负相关,外层壳体Ba/Ca、Sr/Ca与水体盐度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内外层壳体Ba/Ca、Sr/Ca均受到水体盐度变化影响;在第一阶段实验的前半程中,内层壳体Ba/Ca的峰值/谷值与水体温度的最小值/最大值相对应,表明内层壳体Ba/Ca可能同时受到了温度影响,符合热力学分馏机制。
(2)无鳞砗磲T1内层壳体Sr/Ca平均值与标准差均大于对应阶段外层壳体Sr/Ca,表明壳体Sr/Ca可能受到了砗磲外套膜外液(EPF)生理代谢功能的影响,Sr2+掺入壳体内外层的方式可能不一致,外层的离子运输方式可能由Ca2+泵主导,内层可能由被动运输主导。整个培养实验中,无鳞砗磲T1壳体Sr/Ca与Ba/Ca呈显著正相关,但Mg/Ca与Ba/Ca相关性较低,且内层壳体Mg/Ca与Ba/Ca呈显著负相关,表明Ba2+与Sr2+掺入壳体的方式可能一致,Mg2+的掺入方式可能是独立的。由于培养水体中Ba2+浓度约为自然水体的100倍,因此水体中Ba2+浓度的升高有可能是Ba2+与Sr2+掺入壳体方式一致的原因。
(3)无鳞砗磲T1内层壳体B/Ca受到了温度以及光照周期的影响。在实验第一和第三阶段中,内层壳体B/Ca表现出与温度循环变化类似的周期性;在实验第二阶段中,内层壳体B/Ca表现出与光照周期对应的变化趋势。
(4)砗磲壳体微结构与之前双壳贝类的研究结果类似,受到短期频繁变温与连续光照的影响,无鳞砗磲T1壳体新生长区域的微结构与实验开始前对应区域的微结构有差异。

  词:砗磲;双壳类培养实验;天分辨率;元素地球化学;壳体微结构

 
关键词
砗磲;双壳类培养实验;天分辨率;元素地球化学;壳体微结构
报告人
杨昊天
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稿件作者
杨昊天 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晏宏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成程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地球环境创新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