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 2022-05-30 15:35:59
潮滩泥沙垂向分布机制——以舟山群岛为例
悬沙浓度,垂向分布,近底层,再悬浮,泥沙通量
摘要录用
沈方舟 / 浙江大学
贺治国 / 浙江大学
李莉 / 浙江大学
潮滩作为陆地和海洋环境的交界处,在海岸生态系统和地貌演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以舟山摘箬山岛(ZRS)潮滩为例,研究了潮滩悬浮泥沙浓度(SSC)、泥沙再悬浮和输运的动态特征。通过野外观测从ZRS岛东部的潮滩获得了波浪、海流和沉积物的现场数据。结果表明,水流诱发的床面剪应力占主导地位。在波浪、潮汐和海流的共同作用下,SSC有两个主周期(12.2小时,6.2小时,60-80%)和三个小周期(23.5小时,8.2小时,5.1小时,20-40%)。在对SSC的影响上,泥沙平流输送占主导地位,大约是泥沙再悬浮的2-3倍。湍流间歇事件在泥沙再悬浮中起重要作用,其概率受流速影响。泥沙的垂直瞬时输移取决于波高。悬沙垂向分布表明,在高流速下,考虑絮凝作用的沉降公式更符合Rouse公式的悬沙垂向分布。单个颗粒的沉降速度在低流速下更合适,表明沉积物的絮凝在低流速下较弱。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9月02日

    2022

    09月04日

    2022

  • 08月10日 2022

    初稿截稿日期

  • 09月04日 2022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力学学会
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水师范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