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维基因组视角看肿瘤的发生发展
编号:9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2-07-05 11:34:13 浏览:500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2年07月23日 17: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20min

所在会场:[S2] 分会场2 [S2-1] 基因组学与表观基因组学

暂无文件

摘要
人细胞内的染色质结构非常复杂,长度约2米的DNA缠绕在微米级别的细胞核中,在高度复杂的结构中有序地行使着转录、复制、修复等功能。大量研究显示,染色质结构异常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那么,染色质结构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以及三维基因组研究如何指导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围绕染色质结构的基本单元——染色质拓扑关联结构域(topologically associated domain,TAD)开展了如下工作:1)基于TAD边界改变和转录异常,构建了TARGET计算框架来筛选癌基因;2)结合基因组结构变异与染色质三维结构重塑,探索胰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3)基于TAD层级结构的变化,定义了TH score指标,发现基因的TH score变化与肿瘤的恶性表型及不良预后显著相关;4)提出科学假说,探讨染色质结构如何影响肿瘤的形成。
关键词
三维基因组;染色质拓扑关联结构域;基因组结构变异;肿瘤;基因表达调控
报告人
陈河兵
副研究员 军事医学研究院

陈河兵,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市科技新星。主要研究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运用深度学习等方法开发三维基因组计算方法并加以应用。作为负责人承担国自然青年项目、面上项目以及军委科技委等多项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并列)在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Advanced Science、Nucleic Acids Research、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Bioinformatics等专业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项。担任《Quantitative Biology》期刊“三维基因组”专刊特邀编辑,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生物信息学与人工生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健康与生物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22日

    2022

    07月25日

    2022

  • 06月15日 2022

    初稿截稿日期

  • 07月05日 2022

    提前注册日期

  • 08月01日 2022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专业委员会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中山大学医学院
南方医科大学
承办单位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中山大学医学院
南方医科大学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