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站
国际站
软件
办会软件
网络研讨会
视频会议
虚拟会议
机构版
下载与演示
会议
专业分类
国内活动
海外活动
报告频道
索引
服务
创建活动
讲座
研讨会/课程
会议
登录
注册
第八届全国城市气象学术论坛
2021年10月13日~15日
中国 · 雄安新区
会议
线下活动
线上直播
0
浏览
0
条评论
官网
收藏
分享
摘要详情
活动首页
摘要清单
摘要详情
ID / 提交时间
98
/ 2021-08-29 14:50:16
标题
基层气象部门“互联网+”气象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字
“互联网+”气象服务,实践,思考
主题及专题
7.城市气象服务与气象经济;
状态
摘要待审
作者
闫福春 / 天长市气象局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基层气象部门气象服务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众接受气象服务的方式也越来越趋向于互联网获取,传统气象短信、气象服务专报、声讯电话等服务方式有下降的趋势。处于新形势下,基层气象部门必须紧跟现阶段“互联网+”的时代发展方向,积极拓展并建立更多的“互联网+”气象服务渠道,确保气象服务的渠道能够满足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以此实现气象信息服务的长远稳定发展。
本文4个方面提出了目前基层气象部门“互联网+”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一是基层“互联网+”气象服务人才匮乏,由于基层台站由于人员编制少,人才结构上缺乏多元知识结构的气象服务人才,专业性、复合型人才匮乏,开展互联网+”气象服务的技术和能力比较薄弱,气象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服务需求还存在一定距离。二是“互联网+”气象服务经费投入及保障不足,目前“互联网+”气象服务的维持经费投入渠道主要是地方财政资金和科技服务收入,但地方财政投入普遍不足,随着防雷体制改革的落地,气象科技服务收入的保障作用逐渐弱化,对“互联网+”气象服务经费的保障带来严重的挑战。 三是“互联网+”气象服务意识不强,基层气象部门担负着提供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的艰巨任务,由于人才匮乏和经费不足,对互联网技术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还是被动适应,主动意识不强。四是“互联网+”气象服务平台亟待开发,基层气象部门开展“互联网+”气象服务,普遍没有针对基层气象服务开发的综合气象平台这与社会公众的气象服务需求还有很大距离。
本文从3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一是增强“互联网+”气象服务的意识,在基层开展和探索“互联网+”气象服务,才能真正发现“互联网+”在气象服务领域最后一公里的需求和潜力,才能不落后于其他领域的互联网应用发展,开发专业的面对基层气象服务需求的“互联网+”服务平台,建立并拓展更多的“互联网+”气象服务渠道,确保气象服务的渠道能够满足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二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应从人才工作环境和成长环境的营造入手,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积极创造业务培训和交流的机会,不断提升“互联网+”气象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三是加大气象服务经费保障力度,迫切需要加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投入,才能促进公共气象服务水平的提升,才能拓展“互联网+”气象服务的方式和领域,满足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活动首页
活动日程
时刻表
摘要清单
报告清单
直播与回放
活动相册
我的审稿
管理活动
重要日期
会议日期
10月13日
2021
至
10月15日
2021
09月28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10月08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10月31日
2021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联系方式
Ms. 赖冰冰
yl******@ium.cn
010********
登录查看完整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2023年05月15日 中国 雄安新区
第九届全国城市气象学术论坛
联系方式
×
提示
×
即将访问第三方域名
您即将访问第三方域名,请注意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
点此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