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 2021-07-16 11:43:30
广西冬季低温频次变化特征分析及大西洋海温影响
××低温;频次;周期;东亚冬季风;大西洋海温异常
摘要录用
周秀华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使用广西92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的逐日平均气温数据,延续前期工作[1],以4℃为低温阈值来统计单站低温的频次。结果表明,1951~2020年广西冬季低温事件发生频次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较明显,20世纪60年代初经历了一次由少变多的明显突变,而80年代中期经历了一次由多变少的转变。频次较多的时期出现在20世纪60年中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至21世纪初转为偏少,但21世纪10年代之后出现了频次异常多的极端年份,如2008年和2011年,使得低温事件发生频次整体呈现一定程度的上升趋势(图1)。广西低温频次具有2-5a的年际变化周期和10a左右周期的年代际周期,1990年之前,频次的变化由上述两个主要周期叠加产生,之后周期信号减弱,直至2005年后2-5a周期再次出现(图2)。

分析发现,低温偏多年份东亚大槽偏强,西伯利亚高压偏强,我国北部低层偏北风距平等季风环流异常,这些要素都与东亚冬季风的强弱密切相关,揭示了东亚冬季风的偏强有利于广西低温频次增多。前人的研究[2]也表明东亚冬季风对于我国极端低温事件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都有着密切关系。另外,欧洲以西大西洋海表面温度的异常偏低,激发欧亚中高纬地区EU型环流异常,致使中国上空的高度场呈现负距平(图3)。北大西洋地区的海温异常可能通过影响北大西洋地区的高频瞬变涡动,并通过上下游波动能量的频散影响下游欧亚大陆环流异常[3-4]。大西洋海表面温度的异常偏低,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带来的环流异常是导致广西气温显著偏低、低温发生频次异常增加的可能原因。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1月06日

    2021

    11月07日

    2021

  • 10月16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11月25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 12月07日 2021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