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 2021-07-21 17:11:54
深圳流感发病的气象诱因及预测建模研究
流感样病例;温度;湿度;气温日较差;预测
摘要录用
马盼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王馨梓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张莉 / 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
唐小新 / 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
王式功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目的 探究深圳市流感发病特征及其与当地气象条件的关联性,并尝试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非线性生物统计学模型,分析了2003-2019年深圳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与相关气象要素的关系,并采用Prophet时间序列模型和回归方法对流感风险进行预报检验。结果 近17年来ILI发病数呈现先增加(2003-2009)、继而平稳(2010-2014)、最后下降(2015-2019)的趋势,其年际周期特征明显;多数年份发病呈单峰型,6-7月出现峰值,个别年份在年末出现次高峰,与大规模疫情有关。分布-滞后模型揭示,高温对ILI风险的影响最显著、即时性强(温度为29.9℃,RR=1.237,95%CI: 1.203-1.272);而低温的效应滞后2-3周出现。70-80%的湿度范围对应ILI高风险段,且与高温可产生交叉协同影响。累积滞后危险度在气温日较差处于4-6℃和>9℃时均有显著增加,说明日温差对流感的传播存在显著影响。深圳的风速整体偏小、影响较弱。对比Prophet模型和逐步回归对ILI发病人数的预测结果,发现前者综合表现较优。结论 在深圳特殊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背景下,其ILI风险与多种气象要素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相关发病率也具备一定可预测性。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1月06日

    2021

    11月07日

    2021

  • 10月16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11月25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 12月07日 2021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