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理模拟法的页岩原始含油饱和度评价探讨——以济阳坳陷沙四上、沙三下为例
编号:6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6 11:39:54 浏览:188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07月09日 19: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20min

所在会场:[E] 张贴报告 [E] 展板报告

暂无文件

摘要
      含油饱和度(含油率)是表征储层含油性最常用也是最易接受的参数,是甜点优选、储量计算、井位设计、制定开发方案、检查开发效果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页岩油储层矿物组分特殊(有机质及矿物杂散/顺层分布、黏土占比高)、孔喉半径小(纳米孔大量发育)、孔喉结构复杂(连通性差)加之流体赋存机理尚未完全明确,使得页岩流体饱和度的确定极具挑战性。
       岩心被取回地面,由于所处的温压条件发生变化,孔隙中的油溶气、轻烃(C1-C14)及地层水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挥发,致使室内相关分析测试所确定的含油饱和度(含油率)均不同程度地低于地层条件。目前求取泥页岩储层原始含油饱和度(含油率)的方法主要包括:1)间接法,2)直接法,3)测井法和4)物理模拟法。本次研究基于页岩储层微观油、水分布特征,以济阳坳陷沙四上、沙三下泥页岩为例,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实验装置,创新性地通过开展饱和—渗吸实验(物理模拟法)进而评价页岩原始含油饱和度。
       通过与乙醇萃取法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饱和—渗吸法能够准确确定成熟阶段页岩储层(0.7%<Ro≤1.3%)原始含油饱和度,低熟(Ro=0.5%–0.7%)页岩由于生烃量相对少,孔喉中赋存有较多的地层水(游离水),利用饱和—渗吸法确定的原始含油饱和度偏高,进而提出了基于成熟度差异的页岩原始含油饱和度分段评价模型。页岩中原油赋存孔径范围以大孔(1ms<T2≤33ms,约30–1000nm)为主,大部分超过60%,而地层水赋存孔径各样品差异明显。基于饱和—渗吸实验“还原”原始条件下页岩油、水分布,借助核磁共振实验装置不仅能够评价泥页岩原始含油饱和度,还能表征不同流体赋存孔径,为我国页岩油评价,尤其是资源量计算提供重要支撑。同时,后期拟通过改进实验流程,使其更好服务于低熟、高熟(含气)页岩油含油性评价。
 
关键词
页岩;原始含油饱和度;核磁共振;渗吸
报告人
李明
在读博士研究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稿件作者
李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09日

    2021

    07月12日

    2021

  • 06月28日 2021

    摘要截稿日期

  • 09月29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